回到過去教爺爺做生意

第十八章:拜恩主的大跟班(2/2)

    周冬玲愛子如命,這麽久沒聽到兒子的聲音,內心積攢的思念猶如封存的炸藥!

    今晚的這通電話猶如一點火星,徹底將其引爆!

    而且!

    兒子上學的事,也不能總拖著!

    也是時候回家一趟了!

    周冬玲連夜收拾行李,楊德彪則敲開了老板家的大門,低聲下氣求取了夫妻二人大半的工資,兩人連夜買票,趕夜班車往鹿城老家而去。

    ……

    第二天。

    楊奕一如既往的早起,但今天的售票員不是他,而是周末放假的楊馳。

    說來有趣,楊馳性格歡脫,當起售票員來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像招攬客人這種楊奕做不來的社交,對他來說幾乎是本能!

    以至於今天垂釣園的上座速度比昨天還快。

    當然,人流量的增加也是一大原因。

    很快,一百五十多個釣台全部售罄。

    而楊奕也沒閑著,轉而將目光放在了垂釣園的改造上。

    現在的垂釣園,一切都很原始;除了兩個大池塘,其他什麽都沒有!

    想要舉辦垂釣大賽,必須對其進行改造!

    原本,這些都要等楊德彪兄弟兩人回來之後再開工的。

    畢竟,如今楊奕家裏人人都很忙,根本找不出一個可以主持修建這種大型工程的人!

    但現在不同了!

    昨天晚上,在楊德周宴請他們一家人的時候,送給了楊奕一份大禮:

    楊大福,一個人高馬大的大跟班!

    說起這個,就不得提一下楊村的曆史!

    楊村起源於明末的一名楊姓官員,一個宗親式村落,整個村子的人都姓楊,家家戶戶都帶著血親。

    這種血脈親情的村落,往往要更有人情味兒些;鄰裏之間往上追溯幾輩都是一家人。

    偶有摩擦,也會有村中的長者訓斥調停,最終握手言和,重歸於好。整體氛圍極是和諧。

    當然,這種宗族式的村落往往遺留著一些被視為糟粕的陋習;其中有一項叫拜恩主的族規便是其一!

    所謂拜恩主,顧名思義便是:

    以仆人的身份,侍奉在恩人身側以報答對方的恩情!

    這種從階級上對人進行劃分,是極不人道,且違反法律的!

    故而,建國之後,這條族規便名存實亡了!

    所以!

    昨天晚上,楊德周在宴席上主動提出讓楊大福拜楊奕為恩主的時候,兩家人都驚呆了。

    除了楊德周和老爺子楊弘山!

    顯然,這事倆老頭早就通過氣!

    正當所有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楊弘山以讀書人的身份表示此事不妥,然後從社會、人格、道德等多方麵對楊德周進行批判!

    然後,當所有人以為這事就這麽過去了的時候,楊弘山話鋒一轉,表示:

    拜恩主是陋習,要不得;但家裏最近生意很忙,如果楊大福不嫌棄,可以來家裏幫小奕的忙,一個月300塊錢!

    說白了就是把無償的仆人變成了悠長的職員!

    職務嘛,大概就是保鏢 保姆 助理 司機 ……

    總而言之,楊奕讓他啥就幹啥!

    這不,在楊奕的授意下,楊大福一早從村裏請了十多個膀大腰圓的漢子,開始對垂釣園進行改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