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書上的田園

第九章:東海佛國4(1/3)

    阿飛想到了什麽:“它打不死的,它根本就不怕滅它的肉身,讓我想想辦法,他們對付老毛子……火攻,對用火攻,快用火。”

    和尚找來找去,看到那燈盞的火苗:“他娘的這點火頂個屁用啊。”他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對,有了。”他脫下了褲子,包在木棍上,在燈池裏浸足了油,往火上一點,“唰”一下,好大一個火球,遂往怪物逼去。

    這一招果然奏效了,那怪物接連退了兩步,和尚趁勢將火棒往怪物胸口一擊,那些利爪一下子抱住火團,又“倏”地縮了回去,隨著一股焦臭味,幹屍瞬間跌倒地上,腦袋一咕嚕掉了下來,胸腔裏竟然爬出一條碩大的蟲子,長著密密麻麻的爪子,跑起來歪歪扭扭,很多已經折斷了。

    “這是條海蜈蚣,不要被它抓到,有劇毒。”阿飛奪過火把,衝著海蜈蚣揮舞,那蟲子也不敢欺近。

    海蜈蚣在地上亂躥,眼見要衝下樓去,卻被一根火棒刺中,掙紮了一下,不動了,阿飛走到它前麵說:“還好,萬一逃了,不知要害死多少人。”

    和尚說:“我就不明白了,這唐朝幹屍裏怎麽會長出條蜈蚣來?”

    “是這條海蜈蚣,鑽到了幹屍軀體裏麵,然後一直寄居著。”阿飛說,“和尚,我可以這裏給你說一個故事,關於這片海上的故事。這一片海域,常有出海的人飄在水上,當然是死的人,一撈上來,屍體裏已經空了,裏麵埋伏著一條海蜈蚣。海蜈蚣躲在人體裏,但毛往往刺破皮膚鑽了出來,所以也有漁民叫寄居體為‘老毛子’。”

    和尚覺得渾身瘙癢:“原來是這麽回事。還好剛才落水時遊得快,不然碰上這家夥就慘了,誰想那樣死啊。”

    “不,海蜈蚣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它常用浮屍引誘獵物上來,然後趁獵物不注意就這樣來一下子。”

    陳初中概歎說:“看來,出海漁民真實不容易啊,我們都知道穀物粒粒皆辛苦,其實漁民也同樣淒苦,不僅要抵禦洶湧波浪,還要麵對那麽多的不測。”他不禁想到了一首詩: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自古有之啊。

    但他又嘲笑自己,這個時候還有空念詩。

    “但這條海蜈蚣,竟然寄居在一具可以說毫無食用價值又無利用價值的幹屍上,這是為什麽?難道說……”陳初中突然明白了,他朝這條死去的海蜈蚣一看,不禁覺得讚歎起這個對手來,甚至還搖了搖頭,有種莫大的惋惜之意。

    因為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

    理由是。

    海蜈蚣當然也吃魚,但它在這個島上,利用大自然的巧妙規律,能不費吹灰之力,然後很好的生存下去。塔其實才是它最好的宿主,它像人一樣,巧妙地利用著這座塔。因為這座塔不僅給了它躲避狂風暴雨的居所,更關鍵的是,塔上那盞不竭的油燈,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會吸引很多喜光的魚過來,它不費吹灰之力,每天就能大餐一頓了。寄居幹屍,不過是它的本能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