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2438章 巡洋艦規劃 3(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15萬噸嗎?”王儲陷入了沉思中,8寸萬噸級重巡洋艦的發展其實是條約催生的產物,並不是正常海軍發展的產物。6寸火炮輕巡洋艦是世界第一流海軍強國的需要,因為它可以很好的兼容反驅逐艦、偵察以及巡航殖民地的任務。性價比很高。而重巡洋艦是怎麽產生的呢?這是一種針對產物,有的海軍強國不需要考慮巡弋殖民地和跨大洋作戰,那麽他們肯定把噸位用在攻防上。於是乎,這就讓那些被針對的強國表示了不滿。

    於是,有餘力的強國開始考慮造超級巡洋艦,美國人的阿拉斯加超大型巡洋艦、日本的超甲巡就是這種針對性競爭的產物,比巡洋艦能打、能抗、跑的還賊快!然後付出了超高的成本。實際上,德國人的袖珍戰列艦也有針對性考慮。而荷蘭人計劃中的戰列巡洋艦也是如此!

    最終結果就是美國人造了兩艘阿拉斯加級超大巡洋艦,日本人最終放棄了華而不實的超甲巡。德國人袖珍戰列艦被證明表現一般。而荷蘭人的戰巡也放棄了,實際上,到了超甲巡級別的戰艦,是真不如造快速戰列艦比較好,當然,荷蘭這種特殊情況國家除外,因為他們的資金夠造兩艘戰巡,但是肯定造不起艘快速戰列艦。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所有國家都會發現如果把巡洋艦的噸位放到過寬的話,那麽這種惡性競爭對大家都沒利。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做一個還算均衡的限製。讓雙方都感到這款戰艦可以讓彼此接受,同樣也不會因為其它國家的改進而讓自己的艦隊大幅度貶值。

    而希佩爾在曆史上的8寸萬噸重巡洋艦的基礎上稍微放寬了限製後,就滿足了這兩條,第一點,8寸火炮確實足夠壓製輕巡洋艦,可以滿足日本、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人對戰鬥力的追求。第二點,把噸位限製在15萬噸以下,那麽對德美也是有利的,因為他們不用擔心自己過於追求航程和適航性的巡洋艦被對方的同級別戰艦壓製,因為,對於防禦8寸炮來,15萬噸的排水量還是比較富裕的,所以可以在兼顧軟性能的同時做到其它性能的均衡!這就是所謂的保值!

    至於換炮的話,這種事情肯定存在。比如你要是忍忍,可以選擇裝備6門1寸炮。然而6門這個數量還是偏少。實際上,絕大部分主力炮艦選擇至少8門主炮作為底線就已經可以明6門主炮的效率其實比較低,比如,斯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在英國巡洋艦的廝殺中就暴露出火炮分配上的問題,而要遠距離設計的話,6門火炮也幾乎是矯射的下限,哪怕有一門火炮出了故障,遠距離射擊都會很受影響。所以,各國海軍都會考慮,這樣的換炮到底值不值!

    至於15萬噸的戰艦上裝備8門以上的10寸炮?好吧,那隻能你想多了。這肯定要犧牲部分性能的。畢竟最激進的日本人和美國人也就是裝了10門8寸炮。而且條約巡洋艦的防禦普遍是有些問題的。後世的巴爾的摩之流也是這個噸位,不也還是頂著9門8寸炮接著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