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2431章 和舍爾的會麵 3(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艦隊建設問題最近6年之內恐怕都不會有改觀,的更準確一些就是,5年之內我們可能連一艘服役的新式戰列艦都不會有。當然,船台上是會有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艦嗎?這個看情況,如果需要的話,可能會用民船改。”魯普雷希特算是給舍爾交了個底。

    “6年之內都不會有戰列艦服役嗎?”舍爾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作為德國海軍現在的一把手,他對戰艦的建造周期還是很了解的,和平時期戰艦建造速度會比較慢,而且新的戰列艦在噸位上肯定更大,估計要5萬噸以上。而且考慮到資金不夠的問題,建造周期肯定要拖延,戰爭時期,巴伐利亞級的建造時間可以壓縮在年內,那麽現在,要是完成一級裝備16寸主炮的戰列艦的話,估計工期會在4年左右。(從開工到服役。)

    “殿下,能否給我交給底,如果預期的第一批8艘快速戰列艦無法完成的話,那麽下限是多少?上限又是多少?”舍爾問道。

    “最少兩艘,最多4艘。而放在新造戰列艦名義下開工的可能會有6艘。”魯普雷希特想了想道。

    “好吧,感謝您的真誠。恕我駑鈍,我很理解,為何我們最多隻會有4艘,卻要開工6艘?而在編製表上,我們第一批就是8艘,第二批可能還有6艘呢?”舍爾皺了皺眉頭道,畢竟戰艦一旦開工那就意味著大量的金錢,估計新的戰列艦保守價格都要在500萬英鎊左右。這開工了嗎,卻不打算完工,這不是浪費嗎?

    “你認為,當太平洋戰爭落幕之後各大強國會怎麽對待海軍?”魯普雷希特問道。

    “我雖然不清楚未來美日之戰的結果會如何,但是我可以斷定,日本不會徹底被擊敗,戰爭結束後,美日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對抗將長期化。而這種對抗極有可能會引起新一波的軍備競賽。”舍爾想了想道。

    “但是長時間的海軍軍備競賽對於任何國家來都是巨大的負擔,你是海軍司令,你清楚在開戰前十年,帝國每年為海軍建設撥款多少,也知道為此發了多少國債!”王儲道。

    “但是就美國的國力來看,如果單純麵對日本的話,那麽也許美國會承擔一定的經濟壓力,但是最終,他們是可以碾壓日本的!日本縱然在這場戰爭中幸免,那麽結果也隻有兩個,一個是被長期的軍備競賽拖垮經濟,另外一個就是認慫!”舍爾道。

    “如果僅僅是美日的話,那麽自然會是這個結果。但是美國人還有一個潛在的敵人,我想,你不會認為帝國和美國的友好關係會繼續維持下去吧?德美兩國的關係基礎是英國,而現在英國人倒了。德國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寶座。而美國是雙頭鷹,他一麵盯著太平洋,一麵盯著大西洋。”王儲道。

    “要是這樣的話,美國人可能會和我們妥協吧?雙方簽署一個協議共同限製海軍規模,但是如果兩個最強大的海權首先提出了限製軍備的話,那麽其它國家也必須參加,日本人、英國人、奧匈帝國、法國人甚至可能還有意大利人。”舍爾上將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