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2334章 風暴(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我隻是遵循我自己的想法。我並不會幫助誰去打壓另外一些人。您應該清楚我的為人。”馬肯森道。

    “元帥閣下,戰爭已經結束了。作為軍人,最大的依仗已經沒有了。我隻是建議閣下在這次風暴結束之前,盡量離暴風區遠一些。如果,在這場風暴中,主使者不刻意控製的話,那麽我可以明確的告訴閣下,失敗的一方將會非常慘!因為這不僅僅代表了在戰爭結束後第一輪角力的失敗,更重要的是,他讓高達上百億馬克的補償從手中溜走。上百億馬克啊!這筆錢足夠讓一些人去鋌而走險推翻國王和皇帝!”

    “德皇不能承受這場戰爭失敗的結果,因為他的權威已經在戰爭中的國內動蕩中損失很多了,再失敗一次將對德皇的核心支持者造成致命打擊。議會派也不會,他們之所以能站到現在,根本原因就在於那些金融家、工廠主以及部分知識分子。而他們是對金錢和利益最為看重的。”

    “魯普雷希特王儲也不能失敗,他的身份和地位很難堪。他是未來巴伐利亞的國王,同時又是奧匈帝國的攝政王。他的長子未來將成為奧匈帝國皇帝,而次子將成為巴伐利亞未來的繼承者,那麽好了,他是德國人還是奧地利人?”阿爾布萊希特公爵反問道。

    “這個。”馬肯森有些犯難了,因為他不知道怎麽回答公爵。要馬肯森對魯普雷希特王儲都是正麵的觀感嗎?肯定不是啊,一個人在任何人眼中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而實際上,馬肯森對於德國內亂初期,巴伐利亞王國的不作為是很不滿意的,他有的時候也陰謀論的認為在老普魯士分裂的時候,巴伐利亞也是幕後推手之一,因為老實,巴伐利亞確實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當然,這種推論和猜測,在馬肯森心目中並不算太過負麵,否則的話,那麽在內亂中頻頻失誤的德皇,以及跳起內亂的議會派又該怎麽處理?馬肯森雖然有的時候很正直,但是他並不耿直。就像剛才公爵所的,實在不行湊合著過吧。

    同樣道理,雖然馬肯森不會站出來給德皇以及議會派搖旗呐喊。但是同時他對魯普雷希特王儲的抉擇也是有疑惑的,而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儲的身份有些難堪,這個身份及成就了他,同時也限製了他!為王者,必須承擔王冠的分量,這是經地義的事情。

    “奧匈帝國內部比我們還要亂,而這一次,魯普雷希特王儲負責了對英談判事宜,而奧匈帝國連一個代表都沒有派,您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公爵問道。

    “所以,在奧地利人眼中,王儲本身也就是奧地利人的代表了?”馬肯森驚訝的道。

    “沒錯,奧地利也對這次盛宴異常的眼紅,如果王儲失敗的話,那麽他麵對的不僅僅是德意誌帝國內部的聲望和權威大減,同時也會打擊他在奧匈低帝國內部的威望,進而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瑪麗女皇陛下。這是一個連鎖反應,而且在奧匈帝國現在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出事的。”公爵聲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