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1755章 舍爾的思考 1(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那麽好,我們再第二個問題,我一直認為國家是高於政黨高於民族的。我們奮鬥的目標是讓德意誌帝國稱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提高效率,這是各種意義上的效率,我們的工廠要生產出最好的產品,我們的人民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優厚的福利,我們的軍隊要擁有堅定的意誌和強大的戰鬥力。那麽好了,社會民主黨真的可以做得更好嗎?”舍爾問道。

    “您為什麽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打破了容克貴族對官員體係的壟斷,我們可以吸收更多的各階層菁英參與社會的管理。效率一定會提高。如果采用普選製的話,我們得到的每一票都是選民投出的,我們自然會改變民生。軍隊如果忠於國家,而不是忠於個人,更容易產生凝聚力,這是很簡單是事情啊。”諾爾斯有些好奇的道,他感覺對麵的舍爾的政治敏感是不是太低了?社會民主黨已經宣傳了這種思想幾十年了,難道舍爾沒有聽過嗎?

    然而實際上,舍爾肯定聽過這些東西,而且耳朵都已經被磨出繭子了,老實,諾爾斯的回答讓舍爾有些失望。因為後者並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德國的效率其實並不高。至少普魯士的效率是遠比不上南邊的巴伐利亞,對於其中的原因,到了舍爾這個層次自然是明白一些。雖然舍爾對某人的著作並不算太感冒,但是他對於資產階級的貪婪以及對利潤的追逐可是心有體會的!

    現在,普魯士內部已經形成了壟斷,而壟斷意味著暴利潤,意味著普魯士的各種企業不用過於追求技術上的進步就可以獲得超額的利潤,而在沒有國家調節或者外部威脅的情況下,這種惰性將嚴重影響到國家的效率。

    舍爾非常明白,在議會中,無論是社會民主黨,還是南部的主教中央黨,他們都和貴族和資本家脫不開關係,他們的活動、競選都需要錢,而錢哪來的?大部分自然都是各大財閥讚助的。而所謂拿人手短,拿了別人的錢,在製定政策中自然會傾向於給自己投資的財閥。久而久之,在這些政黨心中,國家利益將讓位於黨派和資本利益。

    然而這樣以來,改半之後,整個國家變成了資本家的國家,在舍爾看來,這不過時把部分容克貴族控製的政權變成了資本家的政權,這有什麽本質區別嗎?至於所謂的普選?舍爾是真不相信社會民主黨可以搞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一票,畢竟社會民主黨也主張按照納稅金額和資產設定門檻。(一戰前,即使美國也沒有普選。全麵無分男女都有普選的權利那是190年之後的事情。)

    在舍爾看來,企業之間的充分競爭、國家的有效調節、以及保證建立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才是社會高效和穩定的三大基石。第一點保證了企業的活力,第二點讓國家政策始終為了國家而不是某一個階級。而第三點則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基石!至於舍爾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普魯士隔壁的巴伐利亞就是這樣做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