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1334章 手足無措的俄國人 1(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就在德意誌帝國東線海陸空三軍磨刀霍霍,準備最後一刀宰掉在整個俄屬波蘭地區的俄國軍團,順手也許會把俄國空軍和俄國地中海艦隊直接端掉的時候,俄國人也在考慮今年的戰爭怎麽打。

    一堆俄軍大佬集中在聖彼得堡,然後對著愁雲慘淡的戰局發愣,就在去年,俄軍經曆了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慘敗,前前後後損失了將近00萬的俄軍,第一波動員起來的軍團幾乎可以完全換了一茬來形容。(注意,損失和戰死俘獲不是一個概念,而屢次受傷人員也可以重複計算損失。)至於裝備方麵,更是把俄國人攢了十幾年的家底徹底打空了!不要那些昂貴的火炮和飛機了,甚至到了連三寸速射炮和步槍、機槍都嚴重不足的程度(曆史上,俄國人1戰中步槍保有量也不夠。)

    而相對於軍事上的失敗和損失,戰爭爆發後對俄國經濟上的打擊更是堪稱致命!這種打擊也許不像戰場上那樣殘酷和血腥,但是卻像所謂的內力傷人一般,雖然表麵上看起來不嚴重,但是內部的損傷足夠致命!

    別的不,就單純俄國境內的鐵路運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國鐵路運力總體水平是戰前的80%不到,看樣子下降的不多是吧?感覺每人少運點東西就勻出來了?真的是這樣嗎?明顯扯淡!

    從比例上看確實不多,但是不要忘了,這是戰爭時期,原本用於維持國民生計的一大部分運力都被用於軍事運輸了,這可不是漲了一點半點!光想想幾百萬大軍、裝備、人員和補給從烏克蘭、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地區源源不斷的運往千裏之外的前線你就可以想象運輸的難度有多大了!

    按照俄國人自己的統計,如果拋去軍事運輸的話,俄國目前能夠用在民間運輸的運力最多也就隻有開戰前的一半!這意味著什麽?舉個形象點的例子,到了冬,聖彼得堡需要燒煤。而煤炭從頓涅茨克到聖彼得堡的話,運量減少一半的話,那麽意味著至少8成以上的家庭會因為煤炭不足而渡過一個嚴冬,什麽?你這個比例不對?

    這又是你不懂了吧,不要忘了民間運輸除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還要滿足生產需要!而生產需要是剛需!是絕對不能請以削減的,所以真正倒黴的隻能是老百姓,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現在的俄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已經極低,而國內生產雖然可以繼續,但是也到了危險的邊緣,這種生產的下滑是不可逆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俄國政府不可能拿出足夠的資金來修繕基礎設施,而所謂的產能擴大都是壓榨別的非戰爭領域獲得的,而這樣做終歸有一個極限,極限到了,也是俄國人掛掉的時刻!

    不要以為隻有摧毀一個國家的軍隊,或者占領一個國家的首都才能毀滅一個國家,長時間的消耗對於那些國力並不強的“虛胖”國家來同樣十分致命!1戰俄國能耗死就明了這個問題,而戰蘇聯沒被耗死也明了這個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