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1267章 包藏禍心 2(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所以,德國國內的各大政黨和資產階級對於領導權的爭奪並不是因為德國要敗了,才去爭取的,而是一直在爭取,在德國沒有敗的時候,通過議會鬥爭或者罷工等較為柔和的形式爭取,而德國要敗的時候,則直接拿起武器來爭取。

    而這個位麵呢?德國各大政黨和背後的資本家依然也在爭取權利。不過因為形式發生了變化,讓普魯士內部的政治鬥爭呈現了另外一種情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在某些方麵,資產階級和貴族以及皇權的衝突比曆史上還要強一些!當然,其中一些變化和王子也有關係。

    比如現在,德國資本家們過的遠不如曆史上那麽滋潤。克虜伯的軍工生產和曆史上相比完全是全麵潰敗,不僅僅失去了硬化裝甲,同時原本應該是克虜伯控股的威廉皇家造船廠以及日耳曼尼亞造船廠依然是皇室資金主導,再比如萊茵金屬公司,在德國軍事訂貨遠高於曆史的情況下,他們獲得的訂單反而還不如曆史。其中一部分自然是王子的巴伐利亞國家工業體係的鍋,而另外一部分則是德皇為首的德國皇室和貴族資本開始重新大規模進入工業導致的!

    實際上,德國皇室在很久以前是保有大量的實體工業的,比前文道的威廉皇家造船廠,再比如毛瑟公司發家的時候也是買下了皇家公司後開始的。然而現在,在看到了巴伐利亞國有經濟的蓬勃發展之後,威廉二世同樣也想重新讓皇室控製國家的部分經濟命脈。並且在王子代表幫助下卓有成效!那麽好了,對於資本家來,德皇這是和他們搶飯碗啊!

    普魯士內部的爭鬥無法影響到巴伐利亞,但是並不代表王子不關心,實際上,在之前的多項實體產業中王子向德皇的妥協其實就是為了今!當資本家的利益受到損害,當社會民主黨要求的權利無法落實的時候,那麽雙方走到一起並且緊密團結起來就成了必然!

    但是現在看來,因為戰局的穩定,議會和國會中的改革派以及資本家的政治訴求並沒有得到滿足。保守力量比曆史上更強大。如果不發生什麽變故的話,那麽可以預料,在戰爭結束後,普魯士依然是普魯士,巴伐利亞依然是萬年老二。而王子的計劃八成要泡湯。

    然而,這些改革派總歸是有些腦子的,他們似乎也意識到了單純憑借嘴炮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而軍工資本家是有武器的。而社會民主黨中也不缺乏極端的人物。從目前分析的蛛絲馬跡上來看,這有可能向“武鬥”方向轉移啊!

    改革派的力量不足以戰勝軍隊?沒關係的。曆史上,即使算上基爾港海軍起義的數萬海軍官兵,起義的社會民主黨和類似斯巴達克斯團這樣的黨派才能有多少武裝人員?他們怎麽可能是德國一線部隊的對手?最後艾伯特領導的政府推掉漢堡起義、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才用了多少軍隊花了多長時間?

    改革派之所以最後勝利的根本原因在於兩點,第一點是德國當時已經跌入了戰敗的深淵、絕望的情緒籠罩了整個德國,戰鬥已經無以為繼。而第二點就是軍方的不作為。威廉二世詢問過8個將軍是否可以鎮壓,但是隻有一個人表示可以。不可否認容克貴族中有支持德皇的。但是總體來他們選擇了觀望和待價而沽。而當艾伯特同意了新政府不觸動軍方利益後,你看看德國軍隊的動作,多麽幹淨利落,幹掉反對派那真是摧枯拉朽啊。似乎巴伐利亞蘇維埃政府沒能撐過一周?(這個作者真記不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