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路

第271章 德皇的心思(1/2)

    謹記:說0丨6  Хīashυ丨6ом 以免丟失

    所以這就造成了這樣一個結果。德皇考慮的是政治目的,而軍人隻考慮軍事行動,雙方之間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錯位。所以德皇想要拿德軍總參謀部開刀,但是開刀的前提是,有人能夠做好這件事情。

    威廉二世和魯普雷希特王子的關係好啊!而且大家都是國王或者國王預備役啊,有共同語言啊。有的時候雙方就會談一些其它方麵的事情,國王和貴族是一個階級嗎?如果是封建社會確實是這樣,國王是貴族中的一員,依靠貴族並且為貴族提供保護。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作為一個國家的老大,統治階級中除了原有的軍事貴族之外還有資本家啊。前者是槍杆子,後者是錢袋子!對於控製自己錢袋子的資本家,國王們自然是提防,而對於控製軍隊的帝國軍官團們,威廉二世和王子也不是那麽放心。

    軍官團的忠誠是一個方麵,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軍官團他們隻管軍事上的事情而不考慮他們所謂的軍事準備和政治需要的衝突!軍隊是作為國家工具使用的,代表國家的國王需要的是一柄聽話的利劍,而不是一柄可能會影響自己判斷的武器。

    這種事情在曆史上就出現過,在1890年左右,德國總參謀部就試圖製定一個針對俄國的部署。但是隨後被俾斯麥叫停。而現在,隨著俾斯麥離開政壇,德國政府中除了皇帝之外再也沒有可以對總參謀部形成穩定震懾的人物了,皇帝雖然有權利,但是他本身對軍事了解的有限。

    早在登基之前威廉二世就在考慮自己上台後,如何能用好德國軍事力量這柄利劍,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改組總參謀部!在過去,普魯士總參謀部幾乎就是軍官團的自留地。這些絕大部分出身自容克貴族的軍官團在和平時期把持王國軍務,在戰爭時期直接指揮4個邦國的軍隊。

    這個位麵,德國國內各王國之間的關係和合作要遠好於曆史,普魯士和巴伐利亞關係日益緊密,薩克森早就被打服了,符騰堡一看南德意誌老大都這樣了,自然也就收起了一些心思。再加上皇帝和王子較好的私人關係,以及普魯士的絕對優勢,皇帝開始考慮讓巴伐利亞軍方力量進入高層,將普魯士總參謀部變成帝國總參謀部!

    也許有人,這樣一來,不就削弱了普魯士在德國軍隊中的主導地位了嗎?那隻能這種人眼光很有問題,第一,威廉二世首先是德意誌皇帝,在戰爭時期享有至高無上的軍令權,巴伐利亞王國軍隊在戰爭時期聽從德皇的命令。將德皇的軍隊等同於普魯士的軍隊本身就是錯誤的。

    第二,戰爭時期由德國其它邦國貴族指揮普魯士軍隊是很正常的事情,曆史上,除了巴伐利亞軍隊比較強,夠組成一個獨立的集團軍之外,其它諸如符騰堡王子和薩克森貴族指揮普魯士軍隊是很常見的。甚至將某一個戰略方向交給外邦人也是很正常的。其它王國軍方人員進入管理層的所收到的阻力並不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