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田園:我家夫君重生了鄭清淺墨成章

第232章 又來一群(1/3)

    鄭清淺正跟雲氏一起去地裏收油菜籽。

    她家地少,隻種了少量的水稻和小麥,油菜籽就更少了。

    會種這個還是鄭清淺特地要求的,因為她有些吃不慣豬油炒的菜。

    村裏除了他們家外,種油菜籽的很少。

    鄭清淺一邊拿著鐮刀割油菜,一邊跟順口問雲氏,“娘,這些油菜籽都怎麽榨油的啊?”

    雲氏聞言瞥了她一眼,不鹹不淡的回道:“榨油你就別想了,咱村裏沒有榨油的東西,山下如今估計也沒人管這玩意兒,你要是想吃菜籽油,那就每次做菜前,先搗碎了加上稻草做成油餅,再去磨房那邊壓一壓。”

    鄭清淺:“……”

    撇開她話裏淡淡的埋怨不說,隻她說的這個榨油的法子,鄭清淺就覺得不太對勁。

    按雲氏的說法,將油菜籽搗碎,加稻草做成油餅,然後再用石磨來壓出油,光是想想,鄭清淺就覺得不靠譜。

    先不說這得浪費多少原材料,為了吃一盤菜籽油做的菜,這樣做真的劃算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過鄭清淺現在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他們種的東西中,除了油菜籽需要榨油外,還有花生和芝麻,這些都是需要用到榨油機的。

    這裏提到的榨油機並不是現代化的機器,而是木製榨油機,也是這個時代的人用來榨油的工具。

    鄭清淺之前在空間裏查資料的時候,特地將相關資料整理出來過,此時還有些印象。

    在華夏曆史上,木製榨油機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這種機器是用鐵箍固定做好的油餅,再放在榨油機的榨膛中,靠人力來榨油。

    不過,從北宋開始,出現了臥式楔子榨油機,在榨膛中裝好油餅後,在油餅的一側塞進木塊,然後利用吊著的撞杆撞擊木塊之間的一個三角形楔塊。隨著楔塊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橫放的木塊會對油餅產生擠壓的力量。

    後一種比最早的效率要高些,不過也高不到哪裏去,而且特別耗費人力,做一塊餅要彎六次腰,需要三個人一起撞擊木塊。且第一道做了後,還要把餅拿下來再拆。拆了之後再錘。錘了之後再拿碾子碾,碾細了再來做第二次,二道餅做好了再來打。

    如此反複,非常磨人,一天一夜也隻能榨出百十斤油來。

    綜上,鄭清淺覺得,他們現在不但需要榨油機,還需要改良以後的榨油機,不說做到自動化,至少也要最大程度的解放人力才行。

    “娘,我們種的花生多不多?”鄭清淺若有所思的問。

    要不要搞個榨油機出來呢?

    雲氏被她跳躍式的問話弄得十分無語,不過還是回答了她,“咱現在是吃飽飯最關緊,花生芝麻什麽的,都是各家少種一些,到時候大夥兒再湊在一起來榨油或者弄點別的。”

    亂世之中,百姓種的作物種類相對單一,主要以糊口為主,隻有朝廷的軍戶會種一些朝廷需要的作物,另外就是權貴人家自己的莊子上會產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

    福澤村這裏就主要種的小麥和水稻,其他都是搭配著種一點,數量有限。

    鄭清淺想了想,如果隻有他們手上這點東西,好像不太犯得著弄個榨油機出來,可其他山頭還有幾千人,到時候對油脂的需求應該挺大的,與其冒險去外麵加工,還不如他們自己把缺的東西補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