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鬢鳳釵/古代宅女幸福劄記

第1節(1/3)

    《雲鬢鳳釵/古代宅女幸福劄記》作者:清歌一片【完結】

    卷一:珍重芳姿晝掩門

    “姑娘,姑爺再幾日就要回了,到時必定會有消息。姑娘你再等等……”

    嫁入靖勇侯府已經四年,跟前無人的時候,春鳶總還習慣地稱她為“姑娘”。見她恍若未聞,眼睛隻是直直地盯著頂上的天青織金帳,一隻手露在月白色金魚戲藻錦被麵下,被襯得越發枯瘦蒼白,手背青筋清晰可辨,心中一酸,麵上卻極力忍住了,握了放回被中,觸手隻覺冰冷僵硬。

    “春鳶,我爹娘……”

    明瑜微微翕唇,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掙出這幾個字,轉眼卻如斷弦的箏,消了聲氣。

    “姑娘把身子養好,就比什麽都強,老爺太太天上有靈,若是知道了你這般作踐自己,心裏也定是難過。”

    明瑜不答,隻微微闔上了眼皮。

    春鳶見她聲息漸悄,輕輕籠了下被頭,放下帳子,屏聲斂氣到了門外,撞見小丫頭尋露立在廊上發怔,手上卻是空空,扯著走了幾步,這才低聲斥道:“不是叫你去熬藥嗎,立在這裏做什麽?”

    尋露被她責,眼圈泛紅,辯解道:“我去廚中,李媽媽卻說梅姨娘前幾日被診出有喜,聞不得異味,小爐上要熬軟軟的燕窩粥,怕被奶奶熬的藥味衝了。叫我遲些再去。”

    春鳶氣得手都微微抖動,罵道:“什麽沒心肝的人,這般的無情無義。才多久,一個個就這樣地往死裏踩,我找大太太去……”

    “我的姑奶奶,你就消停下吧!大太太如今自己身子也不妥,你去尋了,被責幾句就罷了,不定還要拖累姑娘,道是她吵鬧的……”

    春鳶回頭,見發話的是方媽媽。

    方媽媽和她一樣,從前是隨了明瑜從江南江州一道陪嫁來的。

    “媽媽,姑娘她身子眼見是越發弱了。今日那廚房叫拖一拖,明日後日必定也要如此。藥令再這般耽誤下去……”

    方媽媽歎了口氣,眼睛瞧了下十幾步外的緊閉的門扉,歎道:“千想萬想,也沒想到榮蔭堂遭此大禍,聽說連地底也被起出,挖了三尺尋埋銀……牆倒眾人推,姑娘嫁過來幾年,姑爺對姑娘淡,連這府裏的人背後也說姑娘高攀,如今沒了娘家依靠,寬厚些的太太去歲底又病沒了,如今還有誰知冷知暖?不過是我們幾個從前的老人放不下老爺太太的恩情守著罷了。你也別去尋大太太了,我這就吩咐我家旺生出去抱個筒子爐進來,就搭在這院落裏專門給姑娘熬藥,也省去那裏擠來擠去,多了許多閑氣。”

    春鳶緊咬唇,一臉的不甘,半日卻也不過隻道出個好。方媽媽轉身匆匆離去。

    院子裏幾個人說話聲雖輕,隻這般靜謐的午後,連走廊上懸掛的那隻黑頭鷯哥扇動翅膀的聲音都清晰可聞,自然斷斷續續落入了還未睡去的明瑜耳中。

    她略微掙紮了下,卻覺連翻個身也難,身上的力氣仿佛那繭絲,一縷縷地被抽剝了個盡,如今已是不留半分了。

    ***

    上有老蒼天,下有榮蔭堂,三年不下雨,陳糧過萬石,說的就是大昭國江南阮家。

    阮家五代營商,據說第一代阮厚德,本是個家中不過數畝薄田的農人,偶然進山刨得前朝匪首被剿逃離之時匆忙埋藏在山中的銀稞,偷偷搬運了一個多月,這才開始發家致富,到了第四代,明瑜的祖父掌管家業之時,家產更是大增,商鋪開遍南北各地。

    明瑜記得清楚,她小時候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年春三月,各地商鋪的掌櫃和經紀人齊齊到了江州來報賬。東廂裏燃了上好的銀炭,暖氣團團襲人,祖父在仆從的服侍下斜靠在東廂的臥榻上看賬冊,父親一邊立著協從,賬房登記造冊,按照花名冊依次叫點,一人進一人出,往往要小半個月才完成。而這小半個月中,家中就熱鬧非凡,她的屋子裏也會堆滿各地搜羅而來的珍巧玩意,如同過年般的快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