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神歸來不負卿

第166章 翻案(1/3)

    其他的朝臣皆豎起了耳朵來,這孫達負責刑獄律法,平時上朝一般不會多開腔,但是一旦開腔定是言之有物。此時他突然走出,眾人都提起了興致來。

    皇帝看了他一眼,眼底有道不明顯的情緒掠過,口中隻淡淡道:"愛卿請說。"

    孫達目不斜視,字正腔圓:"啟奏陛下,臣近日翻閱往年的案宗,發現了一些舊案當年審查得很不嚴謹,其中最引起臣注意的一份案卷便是八年前參知政事魏衍謀逆一案。"

    話音未落,朝堂上已響起一片"嗡嗡"聲,誰都知道當年的這樁大案,魏參政官位之高,僅次於葉太師,設置參政一職實際是為了讓他牽製朝堂勢力,防止一家獨大,同時監看包括太師在內的官員們的異動。然而完全沒有預兆地,在一天夜裏魏參政從家中被突然帶走,罪名是通敵謀逆。一方麵從一家客棧裏搜出魏參政和敵國的書信往來,另有府內證人佐證,定罪定得很快。雖然魏參政咬緊牙關,到最後都沒有招認,但還是被判了斬刑。隻是行刑前夜,天牢突遭大火,魏參政被燒死在牢中。

    "人都死了,還有什麽好提的。"葉太師冷不丁接了一句。

    "太師此言差異。"孫達不緊不慢地回道,"一個案子豈能因為當事之人已死就塵埃落定,若是他當年為冤枉致死,不是更該為他平反呢?"

    孫達的話字字落力,言語中更是道明了魏參政可能含冤的意思,讓一眾人等都倒抽一口涼氣。當年審理此案的官員早已告老,監理此案的官員正是葉太師,孫達這樣的說法豈不正是質疑葉太師監理不利。

    葉太師果然變了臉色,發作道:"孫達你不要信口開河,你有何證據說當年這樁舊案審查得不嚴謹。

    皇帝沉默了半晌也開了口,語氣中聽不出什麽情緒:"是啊,孫愛卿你說說你有何發現呢?"

    孫達又向上施了一禮:"啟稟陛下,臣將當年作為證據的信箋和魏參政的筆跡進行了比對,發現筆跡雖然極其相似,但在個別字跡的收尾處,開筆處,折彎處都有微小不同。臣認為每個人寫字都有特有的習慣,即便外形模仿得再像,習慣也難以學得絲毫不差。"

    說話間,孫達從袖中取出兩封書信展開,繼續道:"魏參政曾經是臣的恩師,因此臣對他的習慣多有了解,參政在與別人通信時喜歡在信末點上一個微小的墨點,你們看,這封信便是他家常寫的信件。"他又指著另一封信來,"這封便是所謂通敵的信件,信末並無什麽墨點。魏參政的這個習慣在所有的信裏都有,大家若是不信大可去翻看恩師曾經寄出的信件,因此,此為疑點一。"

    "至於疑點二。"孫達抖了抖疑似通敵的信紙,"這些紙張均是出自京城一家叫做玉墨林的店鋪,眾所周之,這家賣的紙張質量過硬,是以官員顯赫都喜歡用他家的紙張,但是大家卻不知道一樣事情,那便是這家為了提升墨汁在紙上的附著度,延遲墨跡褪色,在打紙漿的時候特地加了一種特製的粉末進去,而魏參政對這種粉末敏感,一旦接觸便會渾身成片地起紅疹,試問他又怎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紙張寫信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