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大結局) 世界歸漢(3/5)

    徐有貞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向武南王求和,並表示他們願意行臣子之禮,願意讓出政權,願意讓北明成為楊係的勢力之一,其中的一份子。

    如果是兩年之前的話,徐有貞敢這樣說,這樣做那一定是要受千夫所指,萬人所罵。可是現在,所有知道這個消息的人竟然無一人站出來反對,或許他們早已經看出,北明除了被楊係所吞並之外,已經無路可走了。所不同的就是要打過才臣服,還是和平臣服而已。

    朝中的官員們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那是因為一向他們就是主和派,本著重文抑武的想法,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的好。

    搞定了文臣之後,便隻剩下武將了。做為北明軍中的實權人物石亨,此刻早已經悄然出行,來到了始城,這座武南王親建的城池之一。此行,他便是來求和或是直白的說,是來投降的。

    武清侯石亨早就已經得到了消息,陝西總兵早已經被副總兵許得義給秘密拿下,現在這支軍隊正秘密向大同開進,看樣子是要拿下大同了。至於大同總兵孫洪,年歲已大,且這些年來因為北明與楊係相處不錯,沒有戰事發生,朝廷早就斷了對方的糧餉,副得大同府是不斷的裁判兵員,早已經不得當初般的昌盛。一旦陝西大軍進入到大同,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便是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此刻石亨若是在不做出正確的選擇,怕是以後就不會給他投降的機會了。

    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石亨率先出手了,這位曆史中最擅於見風使舵的大將軍,這便主動來到了始城,表示著投降楊係的誠意。

    對於石亨的到來,虎芒並沒有絲毫的意外。事實上,他一直在等著這一刻,若不然的話,身為軍·委委員的他早就應該去赤嵌城履新。看到石亨終於還是出現了,他也不由鬆了一口氣。

    郎有情、妾有意,接下來的談判自然是十分的順利。石亨的要求也不高,隻是想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而已。怕是他也知道,這些年來與五星軍打過不少仗,雖然都是以大敗而終。但多少也曾殺過五星軍的士兵,誰知道人家會不會記恨自己呢?他也就不敢提過多的要求,隻求一條老命和家人平安而已。

    對於石亨的識相,虎芒並沒有太過為難。還是那句少爺經常說的話,北明軍也是由漢人組成的,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如此相讓之下,僅僅是一個多時辰,便商定而成,石亨將會帶著他的三十萬北明軍投降楊係。做為獎賞,事後楊係不會為難石亨和他的家人,交允其留下一半的財產。

    相比於尋些豪紳動輒就要交出八成甚至是九成的財產,能夠保留一半,這個條件讓石亨十分的滿意。在大事談完之後,石亨一邊喝著茶一邊和虎芒笑聊著,氣氛很是和諧。

    借著這個機會,石亨小心試探的問著,“虎大將軍,但不知道陝西副總兵的事情...”

    嘴角輕輕一翹,虎芒知道對方是什麽意思,這個時候也不怕對方知曉了,他便是以很隨意的口氣說道:“石侯問的是許得義副總兵吧。他其實早在十年前就是我們楊係的人了。對了,他可是武南王親自發展的,一直以內應的身份在北明軍中。”

    石亨的雙眼中當即就閃過了一道驚芒,心道了一聲好手段,又開始慶幸自己的做法之正確。即然楊晨東能在陝西軍中安排內應,誰又知道自己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呢?如果自己一定要抵抗到底,怕是不等大戰開啟,他的腦袋就可能會被某個親隨給砍了去吧。

    就此,得知真相的石亨更加的堅定了投降的決心,接下來十分配合五星軍,三十萬北明軍就此兵不血刃的成為了五星軍的俘虜。

    不久之後,許得義那裏也傳來了好消息。鑒於大同同總孫洪死不悔改,盡管兵力與陝西軍相差懸殊,依然還是想要與其一分高下。在一天夜裏睡覺之後,腦袋真的就被身邊的一名不起眼的親兵給割了去。至此,群龍無首的大同兵在陝西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隻能無奈的選擇了投降。

    接連邊軍的反叛,使得北晨的西門戶大開。新五軍軍長石萬山,在平定了烏思藏地區,休息一年之後帶大軍進入到北明之境,大軍直向著北明京師方向而來。

    大軍過宣府、躍懷來、從居庸關中穿行而來。消息傳到了北明京師之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是大驚失色,他們知道北明不會是楊係的對手,可也未曾想到連打都沒有打上一仗大軍就投降了。

    北明皇宮之中,已經停止了改革,交出了大權的和宗朱見濟,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臉色上並沒有任何的變化。這一切皆在他的意料之中。在他主政的兩年間,他就感受到有一隻大手在阻撓著自己,似乎他想做什麽事情都是困難重重,那個時候他就預料到會有這麽一天了。

    “來人,傳徐少傅進殿。”一聲歎息之下,朱見濟下達著旨意。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徐有貞入得了皇宮大殿,見到了在金鑾大殿上正座著的朱見濟。“臣見過皇上。”

    隻是躬身一禮而已,以徐有貞是皇上老師的身份,除非大事不然見而不跪已經成為了常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