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奪宮初政

第一回 敝屣江山撒手去 孽海情天路無涯(2/5)

    這一聲清亮的童音叫得太後渾身發熱,竟親自俯下身去將蘇麻喇姑抱在懷中,轉臉對管事太監道:“這個孩子我要了。再挑個老成點的秀女來侍候她。——孩子,婆婆那裏有好多果子,跟婆婆來!”

    從此蘇麻喇姑便跟了孝莊太後,太後長天大日頭的沒事,便逗著她玩,教她識字、讀書,講“三國”故事給她聽。漸長之後,還給她講了不少前朝和本朝典章製度。這蘇麻喇姑天分極高,十歲上頭,詩詞歌賦,諸子百家的文章就讀了不少,到十四歲時,就裝了滿腹的學問。太後自是喜歡,便指派她去侍候順治皇帝。

    在廊下出了一會兒神,一陣寒風過來,她打了個寒戰,便踅向月洞門去了。

    順治進了西暖閣,環顧四周愈覺惆悵。這裏是順治四個月來,來得最多的地方。一切都照董妃生前一樣,牆角的紫檀木架上的玉盤裏擺著幾個金黃的文冠果,依舊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案上的古箏彈斷了一根弦,卷曲著,上麵已蒙上薄薄的一層灰塵;梳妝台架上的脂粉、頭麵首飾和她用過的青鹽、香胰都原樣不動地擺著。惟有嵌玉的牙床上,新懸了一幀簇新的董鄂氏宮裝小像。

    這是江寧巡撫朱國治舉薦的一個畫工繪製的水墨畫兒。董鄂氏死後,順治皇帝接連五天不思飲食,奄奄一息臥床不起,禦醫百方調治總不見效。孝莊太後博爾濟吉特氏急得沒有辦法。虧得是洪承疇老頭兒見多識廣,說是“心病還須用心治”。太後立傳懿旨,追封董鄂氏為皇後,從京畿、直隸、山東、江蘇等地,調集了幾十名丹青能手進京為董娘娘寫真,以慰聖躬。無奈不論怎樣口授心擬,誰也畫不像。不料陳羅雲的一幅寫真呈上,卻引起合宮驚動,無論娘娘跟前侍候的人還是隻見過娘娘一麵的,都認為像極了,不僅貌似而且神似!當常昊將畫進呈禦覽時,病眼昏花的順治竟從龍床上一躍而起,將畫抱在懷中,說:“卿卿!朕以為你去了,原來你還活著!”太後高興之餘,發內帑白銀一萬兩賞了陳羅雲,京師傳為佳話。朱國治越道、臬、藩三級,一躍而為江寧巡撫。

    此後,順治雖漸進飲食,但精神卻一直恢複不了。雖說每日還到勤政殿走走,但對大臣們的奏議不置可否,也不批閱奏章,精神恍惚,如在夢中,每天給太後請過安,便一頭鑽進這間暖閣,看著畫像發呆。太後跟前的一個老內侍有一天不經稟報闖了進來,順治勃然大怒,竟不顧太後情麵,令他跪在階前自己掌嘴四十。從此,宮裏人誰也不敢在這時打擾他了。

    此刻,順治站在這張小像前,董鄂氏微蹙的雙眉,似乎含著脈脈深情,又似乎帶著幽幽怨氣;袂帶飄飄,好像要從秋風黃葉的山水仔活脫脫走出來。順治不禁失聲叫道:“天,朕既是您的兒子,為什麽對朕這般無情?”

    就在這個時候,離養心殿不遠,乾清宮東邊的待漏朝房裏,也有六個人在愁對燈火。他們是方才太後駕臨養心殿前就被順治趕了出來的,此時又不能賭氣真的回府,便又約聚在這裏。

    領頭的康親王傑書,是當今順治皇帝的堂兄,他坐在炕上,看著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鼇拜,他們一個個如廟中菩薩,或端坐不語,或悶頭抽煙,連洪承疇這等足智多謀的頭等策士也在沉思不語。傑書由不得心中焦躁:“你們倒是說呀!終不成就讓皇上真個剃頭去當和尚?”座中議政大臣索尼資格最老,地位也最高,年紀已近七十,接連幾日的苦熬,精神委實支持不下,此時歪在炕上,顯得困頓不堪。看大家都不吭聲,他歎了口氣說道:“看來不成了。什麽法子沒用過,咱們幾個自繩請罪不說,連太後都下了跪,全不管用,還要怎麽樣呢?”坐在角落的鼇拜一臉怒容,啐了一口道:“這像什麽樣子!一個婆娘死了,就這麽死不像死、活不像活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