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太子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集船成兵(2/2)

    他麵色平靜,心裏亦平靜。

    這種陣勢,要說心裏真是一點都不得意、一點都不飄飄然是假。

    但自己的處境,步步維艱,容不得出一點錯。

    抵達殿後,肩輿慢慢落下,陳序親自上前,用手扶著蘇子籍從輿上下來。

    蘇子籍下意識要甩開手,卻忍住了,不僅僅如此,還笑了笑。

    陳序不管怎麽樣,是內侍中上了品級的人,與人為善,說不定就多了不少機會,少了些關卡。

    被陳序討好著引路,二人抵達殿內,方上了台階,便聽裏麵是皇帝的聲氣:“是太孫麽?不要報名,進來說話!”

    “孫臣多恩!”蘇子籍躬身應一聲,趨步進來,果見皇帝坐在有軟墊的椅子上,一掃眼,是幾個閣老以及一個有點眼熟的人站著,似乎君臣正在議論。

    “虎賁衛指揮使孫臨照。”這人身材不高,四十多歲,紫棠臉上腮邊有一處疤痕,那據說是護駕而受的創。

    在大鄭,虎賁衛是保護京城的武力之一,是皇帝親軍。

    僅僅是看見,蘇子籍就心中一凜。

    老皇帝坐在高位,單手撐臉,斜靠在上麵,目光也是暮色沉沉,看到蘇子籍進來,眼睛才一下子亮起來。

    “太孫,你來了。”皇帝滿意看著,仿佛在看著最符合心意的繼承人。

    蘇子籍根本不以為真,恭謹向上行禮,一點差錯都沒有。

    皇帝則說:“既來了,就坐到一旁先聽著。”

    說著,就命人給蘇子籍搬來一把椅子,椅子就放在下麵,但在幾個大臣的前列。

    蘇子籍謝恩,這才坐下。

    幾個閣老都是老狐狸,對太孫行禮了,就眼觀鼻鼻觀心,根本不往太孫處看。

    趙旭接著就繼續說:“冬糧,夏糧,都得通過漕運和水運,說實話,漕運的弊端是不小,其中天寒地凍,河水結冰還是小事,開國不過三十年,沿途關卡重重,弊端已經不小,成本更是年年提高。”

    “但要加大海運,卻不僅僅是民事了。”

    皇帝聽了,目視崔兆全。

    崔兆全說著:“海運有二弊,第一就是風浪不可測,這還可以沿著海岸走,可仍舊無法完全避免。”

    “因此,就有船主勾結官吏,私下賣了糧,卻說是遇到風浪漂沒。”

    “更由於海上,難以監管,若是串連,立刻就呼嘯海上,成了海盜,不可不防。”

    蘇子籍靜靜聽著,目光一動。

    後世總想說運糧於海,其實的確弊端不小,漂沒就難以禁止,更重要的是,放開海運,立刻就可以集船成兵。

    後世科技發達,朝廷都嚴控海關海運,等閑哪能出海,就是為了這個,何況是現在?

    當然,辦法總有,可不是自己現在能說的,當下隻是靜聽,一言不發。

    孫臨照雖說是虎將,其實心極細,忍不住朝著太孫那裏瞟了一眼,暗想:“太孫竟一言不發?才二十歲,身份大變,竟然一點都不驕縱?甚至連得意之色都沒有?”

    “還是說,太孫其實隻是時勢,並無進取之心?不然這剛當上太孫,竟沒有急著表現?”

    雖太孫立了,但也正因成了太孫,整個天下目光都匯聚到了這位民間來的皇孫身上。

    不過,太孫如何,卻不關自己的事。

    要不是有皇帝“細細觀察”這四個字,孫臨照連這心思都不敢評價。

    武臣,最忌的就是隨意幹涉政事,特別是關於太孫的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