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太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移步避嫌(1/2)

    “唔,這狀子,寫得不錯。”羅裴的臉微微揚起,沉吟著。

    被呈遞上來的證據,實際上依舊是狀子,隻是附了幾頁的證據,而羅裴是進士出身,出身的秉性和習慣其實很難改,就算在這時,也沒有立刻去看證據,而又將狀子仔細看了一遍。

    不得不,這狀子寫得極好。

    字裏行間滿是血淚,用詞質樸,讀給不識字的百姓聽,怕都能讓人起共鳴,這並不代表著粗鄙,相反質樸中透著一種雅致。

    “文真理老啊,有此水平,就少不了一個舉人!”羅裴是過來人,暗暗感慨:“如果此狀是賈源所作,去經商就可惜了。”

    大家的詩詞,雅俗共賞朗朗上口,這狀子同理,可以,羅裴會同意接下這案子,未必沒有狀詞的功勞。

    “要是中了舉,諒這黃良平也不能一手遮,瞞了二十年!”感慨完,打開了附著的幾頁,展開觀看,欽差的心情就更複雜了。

    前麵是文人的感慨,現在是官員的感慨。

    “這格式非常有趣,簡潔明了,別具一格,難道是賈源所創?”

    “不,能想出這樣格式,必是講規矩又不泛創新的人,賈源雖是秀才,可真是這樣才幹,焉能蒙冤受屈二十年?”

    “不知道能不能將這人找出來,王爺極是缺人,此人可以一用。”

    官場極講究,雖羅裴很是驚訝,但也不會“若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矣”,而是“可以一用”,其實這已經是極高評價了。

    這樣想著,細細觀看,越看就越是覺得這格式,簡明扼要。

    這是蘇子籍根據野道人交上來證據重新潤筆總結,狀子是野道人所寫,他又潤筆一遍,證據不僅有著文字,還特意附有了表格。

    表格裏對應的是時間、地點、人物,標明了二十年前出事時賈家和黃家關係圖,事件發展圖,都標得明明白白。

    對應文字證據,二十年前慘事前後幾日,賈家跟黃家發生了什麽,各自家庭成員見過哪些人,都有誰可以作證,而這些又代表著什麽,真是一目了然,再清楚不過了。

    “這賈源倒有心了,這些事過了許久,竟然還一一記住,看來這二十年來,未必是不知道滅家的仇人是誰,隻是不敢聲張罷了。”以為這些事都是賈源記住了的,羅裴忍不住感慨。

    “我奉皇上之命路過此地治水患,賈源應是受人指點,知道我與黃良平有著衝突,所以才擊鼓喊冤……背後的人,實在是能人呐。”

    欽差羅裴不禁起了愛才之心,但此時並不是詢問這事時,隻能暫時按下,繼續往下看。

    “時間過去二十年,一般來,證據大多都已被毀,要是平民,也難對一郡知府提供證詞。”

    “現在所列的人都是活著,還是鄉紳或縣學的人,最巧妙的是,每個人都未必知道全部,但湊起來,幾乎無法反駁。”

    “列的每一條,去縣學、去陳氏當鋪、去縣主薄,這都是有著記錄,自然可以證明黃良平當日是否真去了這些地點。”

    “幾月後附近山賊就被圍剿,而在山賊處獲得的財物,被充入了當地的縣衙封存。”

    “這裏麵就有印有陳氏當鋪標記的銀子,恰與黃良平幾年前去陳氏當鋪當了東西所得的銀兩相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