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財人生[綜].

1340.重歸來路(18)三合一(2/5)

    看!您老人家一聲令下,這麽多人願意衝鋒陷陣。

    這也算是最後一搏了。

    四爺回來就“找死也沒這麽找的。”

    皇上再如何,那是太上皇的兒子。自家的兒子怎麽收拾都行,外人動一步手指頭試試?

    作死的人是不知道的,可著勁的作。什麽和尚道士的,烏泱泱的人啊!

    如今都入了臘月了。過了臘八就是年了。要是家裏的老人去世了,剛趕上年節或是好日子但這喪事沒辦完,那這得過年期間一家子在家守孝。偏秦可卿是輩,又沒生下一兒半女的。一般像是這種情況,都是趕在過節前先發送了再。實在過不去,或是廟裏或是哪裏做個法事也行啊!可如今賈珍偏就要辦夠七七四十九。那這怎麽辦呢?

    先把靈堂設起來,報喪吊唁的正式開始。忙忙叨叨的過了頭七,這就到臘八了。那要這麽算,到七七四十九日之後,這不是剛趕上正月嘛。年節裏的,誰家發喪?

    所以,隻能把吹打的那一套班子安置在會芳園那邊,把那邊的門打開。正門這邊,過年了,還得過年。

    尤氏也不露麵,都是王熙鳳忙活的。而林雨桐呢,是縫七便去,不去也不行,又是王熙鳳,又是賈珍的,派人來請,叫林雨桐去陪過去吊唁的誥命夫人的。

    這一日,正是三七。

    正陪著這些夫人們感歎秦可卿這樣好的人怎麽就這麽早早的沒了,就見有婆子急匆匆的過來,到繕國公家的一位奶奶跟前了什麽,那婦人麵色一變,都不及給主人家告辭,急匆匆就走了。緊跟著,各家的仆從似乎都是得到消息了,找自家的主子嘀咕去了。於是一個個的麵色都變了,匆匆的告辭就離開了。

    琉璃低聲跟林雨桐道“繕國公家的世子被鎖拿了。”

    繕國公,八公之一。

    晚上,就得來消息。繕國公老夫人去了!

    林雨桐歎了一聲,享了一輩子福的老太太,知道這是要大事不好了,不知道是驚還是怒,就這麽沒了。

    作為八公之一的繕國公石家,在四爺中狀元那會子是送了禮的,但這禮是送到了賈府,四爺和林雨桐又沒見一根毛。不過喬遷的時候,人家是送了一份的。

    林雨桐專門叫人翻看了禮簿,比量著多寡輕重,也叫人給送了一份祭品就算了。

    不過管家回來,那邊清冷的很,沒有幾個過去上香的人。

    人之常情而已。

    四爺今兒難得在家,打發了管家下去才道“……聚在一塊給皇上shi ei,這不是擎等著皇上收拾呢嘛。不給個警告,就不知道好歹。”

    昨兒繕國公就進宮了,跪在外麵求見太上皇。所以,四爺今兒就沒去。

    這些人太張揚了,皇上這一棍子必須得敲下去。

    林雨桐這才悟了“元春封妃,就是那個甜棗。”

    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就是這個意思了。

    繕國公世子的案子遲遲未決,驚慌的過了年,等蹭到了正月末二月初,秦可卿的出殯的時候,氣勢雖然不,但也僅僅是不。

    像是四王裏,隻有北靜王到了,其他幾位,人沒到,隻設了路祭。

    而北靜王這人呢,據是‘胡鬧慣了’的。

    真胡鬧還是假胡鬧就不知道的,反正就是那種據很隨心所欲的人。

    就比如送給賈寶玉的那個鶺鴒念珠吧。

    那玩意是皇上賜的,而鶺鴒代表什麽意思呢?鶺鴒鳥又叫張飛鳥,那是有情有義的兄弟鳥,皇上賜這玩意,那是表達了一層親近的意思。完了這麽要緊的東西你一個高興就隨便送人了。

    秦可卿出殯,林雨桐也坐在轎子裏,四爺沒來,林雨桐怎麽著也得送送。

    這會子停下來了,丫頭在外麵跟林雨桐低聲外麵的事。寶玉得了什麽什麽之類的話。

    林雨桐就覺得北靜王其實還是個蠻有意思的人。記得書上寫,寶玉的蓑衣是北靜王送的,還跟黛玉,北靜王在府裏也做這樣的打扮。又能跟寶玉這種張嘴閉嘴就是祿蠹的人相處的好,至少經營出來的形象就是那種隨心所欲的,淡泊名利的,風流瀟灑的,但唯獨跟貪慕權利不沾邊。於是,到了他這裏,依舊襲了王爵。其他幾家往下傳的話,還不知道會怎麽著呢。之前出了繕國公府的事,其他三家男主子都沒出麵,就他來了。就跟不知道這裏麵有啥事一樣。來了就來了,你送葬吧,人家不,攔著人家主家,偏要見人家的孩子,還要看人家孩子的寶貝,又隨手把特別要緊的東西就送人了。

    要給這個人打標簽的話,‘不靠譜’三個字還算是貼切的。

    林雨桐想,一般人怎麽看待寶玉的,或許皇家人就是怎麽看待北靜王的。寶玉做出什麽荒唐事,別人都懶的計較,因為都知道他就是那麽一人。同理北靜王就是親自來了你又能給他這樣的舉動上升到某種政治高度嗎?不能!

    所以,這麽一想,好像皇上的拿繕國公石家開刀,震懾效果還是不錯的。

    送到這邊,王熙鳳就叫她一塊去水月庵安頓“……提前叫人告訴她們了,叫收拾了幹淨的屋子出來……”

    正著話,淨虛就迎了出來。

    林雨桐瞥見她出來了,就道“不好……這裏哪裏有什麽幹淨的屋子……不淨不虛,不見佛光繚繞,倒是這脂粉汙穢之氣橫溢……我不在這個地方,沒的平白折了福壽。”著,又提醒鳳姐“人啊,得惜福,這繕國公府剛出事……以前怎麽的,不也是國公府邸,唉……運道這東西,莫要不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