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棺匠

第三百七十六章 九佬十八匠(1/3)

    “算了,和你們說的多了,你們也不懂!”爺爺霸氣的說道。

    “估計還得等一會,真正的寶貝才能夠出世,不要著急,這隻是暴風雨來之前的平靜!”爺爺繼續笑著說道。

    到了此時,我站在爺爺的麵前,子孫三代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心酸。

    “九佬十八匠現在怎麽樣了?”爺爺對著老爹問道。

    “我不是很清楚,隻不過大多數都已經快滅絕了。”

    “意料之中啊!隨著社會的進步,他們也該退出曆史的舞台了。這次出去還得請幾個九佬十八匠中的老怪,然後召集鬼門四匠的傳人,幹一票大的!”

    “爺爺,幹一票大的,你要幹啥子?”

    “哈哈,解決千古迷案,雖然說鬼門四匠比起九佬十八匠厲害不少,可是有的東西隻有九佬十八匠當中的人才能夠懂,所以這次出去沒有那幾個老怪也不行啊!不過希望他們幾個還沒有死,喝一場酒,我們也該退出曆史的舞台了。”爺爺說完,我就不禁的好奇起來。

    爺爺告訴我,原來在舊時的中國,佬和匠都是指有專門技藝的手工藝人,手工藝人自持一技之長,獨立營生。開店設鋪者少,流動經營或幫工者居多。

    他們農忙種田,農閑掙錢。走鄉串戶,俗稱“做上工”,東家除供吃喝外,另付工錢,故有天幹餓不死手藝人之說。特定的營生條件,形成“藝不輕傳”的習俗。傳藝條件苛刻,學藝甚為艱難。若有獨特技藝,隻能家傳,不傳外姓人。

    我不禁對於九佬十八匠更加的好奇,這些人手藝人還能夠有啥絕技。

    “九佬十八匠到底是指一些什麽人啊?”我繼續對著爺爺問道。

    於是我就聽我爺爺娓娓道來,原來還有一個小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魯班師傅在黃土潭西河邊為自己過八十壽辰生日大擺宴席,各地的徒弟紛紛回來給師父拜壽。

    魯班也很想念他最得意的二十七個徒弟。可是,頭一天隻回來了十八個。

    魯班把最大的一個徒弟叫來說:“我已經老了,你們要趕快把我的手藝都接過來。”

    大徒弟說:“是呀,手藝的門路太多,我們學都學不贏。師父,你看怎麽辦?”

    魯班一聽很高興地說:“如今不比從前了,我也在想這個事。藝多不養家,你們要各精一行才好哩!”

    大徒弟說:“師父,你給我們分個行當吧。”

    魯班說:“好,你把已經回來的徒弟,開個名單我。”

    大徒弟寫了十八個人的名冊,正準備交給師父。魯班的老伴聽說要給徒弟分行當,生怕把織布的女兒和做篾貨的女婿分掉了,便在名冊上添了兩個名字。

    魯班想了一夜,想出了十八個行當,定為十八匠。可是把名冊拿來一數,名單上又多了兩個人。

    他老伴說:“是我把女兒和女婿添上的,你也給他倆分個行當吧!”

    魯班說:“他們的手藝還沒學好,怎麽能分行當?”

    老伴說:“以後總要給碗飯他們吃,還是先分個行當吧,等他倆學好藝再算‘匠’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