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娛樂帝國

第六百六十九章 《戰地》的高評價(1/2)

    關於《戰地》中故事模式的時長,算上關卡的進度大概在7個時左右,相比於夢境記憶中電影的劇情,一部分以播片式展出的劇情,放在了關卡的遊戲體驗模式裏麵。

    此外因為主要是遊戲的載體,所以還是以關卡推進為主,不過如果玩家玩的是簡單模式,而且並不像要探索掉所有的地方,隻按照主線的路程來進行的話,時間還能夠更短一些。

    瑞斯在通關了這一部分的劇情之後,又重新在電腦平台上麵重新玩了一遍。

    並不算漫長的遊戲劇情,甚至在遊戲裏麵的時間跨度也不過一周或者兩周而已,但帶給瑞斯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的。

    在此之間他也體驗過《戰地》碎片式的故事了,帶給他有觸感,但卻都不如這個並不算太長流程的故事模式觸感來的深。

    對於遊戲中戰場氛圍塑造,通過那震撼人心的登陸戰就已經不用做過多描述了。

    遊戲中那個百發百中的狙擊手,每一次開槍前親吻一下胸前的十字架進行祈禱;為了救一個毫不相識的女孩而身亡,被敵軍‘釣魚’的士兵;

    還有躲在樓梯害怕哭泣,害死隊友的厄本,一開始在瑞斯最直接的印象裏他就是懦弱、無恥,再加上之前釋放俘虜,以及後麵米勒被釋放的那名俘虜殺死,對於厄本的直接感官瑞斯都是極差的。

    但後來他突然有一點了然了,麵對死亡的恐懼,他一樣隻是一個普通人,剛剛入伍的一個翻譯官,一個新兵蛋子。

    就如同曾經的米勒是老師,慢慢成長變成了現在的軍人,他害怕自己在家鄉的妻子跟朋友,沒有辦法認出他。

    所以即便是在戰場他仍保留著一絲底線,所以選擇了釋放敵軍的俘虜。

    而厄本也是在經曆著如同米勒一樣的成長。

    跟《星球大戰》中主角拯救地球不同,《戰地》裏麵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英雄,又或者每個人都是英雄,不管是敵軍還是己方。

    不管是碎片劇情裏麵的愛德華、又或者是故事模式裏的米勒、瑞恩,他們都沒有能夠改編戰爭的能力,這場戰爭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編,他們隻是這場戰爭中無數死去士兵的一份子而已。

    …………

    網上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體驗過《戰地》後,不少的玩家被其中真實的戰場塑造而打動感覺到興奮,同樣也有許多如同瑞斯這樣的人,因為看明白了遊戲中的劇情而感動。

    盡管楊晨與星雲遊戲,將原本屬於電影的故事搬到了遊戲裏麵,但對於大多數沉浸進去的玩家而言,他們體驗到的東西沒有絲毫的減少。

    尤其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遊戲中進行著互動,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絕對不會比電影帶來的沉浸感要差,甚至可以還要更加強烈。

    盡管沒有被正式認同,但許多的人稱呼遊戲為‘第九藝術’可以是完全有原因的,故事、氛圍塑造、音樂、流程,一款遊戲如果能夠將這些做到最好,為什麽不能夠如同電影一樣被稱作為藝術?

    對於普通的玩家而言,在拯救完大兵瑞恩後,這一段旅程就已經結束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