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娛樂帝國

第五百八十三章 玩家的熱議(2/2)

    但現在可不一樣,這可是《生化危機5》啊!

    盡管《生化危機4》口碑有點兩極分化,但還是千萬級銷量的那一種,更何況是由楊晨操刀的《生化危機5》?

    不過相對於普通玩家驚喜跟驚訝,做出這個決定的楊晨卻有自己的考慮。

    恐怖遊戲不好做,這是所有廠商公認的一個事實。

    想要賺錢,礙於題材限製,幾乎很難投入大成本去開發,因為這樣風險太大;而如果走成本路線,那就又顯得粗製濫造,難登大雅之堂。

    所以在當初的《生化危機》初代之後,《生化危機》係列開始淡化恐懼。

    不過還是有許多一部分的玩家喜歡恐怖遊戲這一類型,就跟吃辣椒一樣,即便被辣的不行,但那刺激的滋味就是讓人想繼續品嚐一下。

    當然跟辣椒不一樣,恐怖遊戲的刺激度顯然更大一些,所以大部分玩家相比自己去親自體驗,更喜歡的事情就是看別人體驗,尤其是看直播。

    一方麵是能夠降低自己的驚嚇感,另一方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彈幕這玩意,會給玩家一種我不是一個人的感覺,從而再次降低恐懼感。

    這種情況下,可能因為情懷加持、又或者其他第三方原因,《生化危機5》的確能夠賣出不俗的銷量,但想要比肩之前如《荒野大鏢客:救贖》甚至是sih上的《塞爾達傳:曠野之息》,以及《生化危機4》可能在銷量上都比不過。

    不是遊戲不好,而是太好了,這就是恐怖遊戲的最大局限,雖《生化危機4》被吐槽不恐怖,但多人模式聯機,還有淡化恐怖,都讓玩家能夠有勇氣一個人玩下去。

    假如一款恐怖遊戲給你的感覺是,在大晚上1點所有的電力設施都不可使用,房間內寂靜無比,甚至自己的呼吸心跳都能夠聽的一清二楚,屋外不時一陣冷風呼嘯吹過,再伴隨著一兩聲偶爾傳來的流浪貓狗聲的情況下,你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顯示號碼是11個4,不用你接就自動通了,告訴你下樓去區門口拿個外賣,這誰能頂得住?

    就這種的遊戲體驗,你遊戲買是不買?

    …………

    而在玩家們議論著《生化危機5》的時候,關於《生化危機5》的準備工作也在進行著。

    首先就是過審評級這方麵,海外渠道這方麵有UEgae去操作,在海外UEgae的能量要比星雲遊戲可廣的太多了。

    至於國內的話,分級上麵也並沒有多大的問題,因為實名製認證的完善,也不用擔心未成年人用其他人的身份證,搞到他們原本買不到的遊戲,所以基本也不用直接一刀切。

    當然《生化危機5》還是不出所料的拿到了一個17R的評分,這方麵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VR平台方麵的問題。

    比如心率檢測,還有玩家資質審核,這些都是比較麻煩的一些事情。

    而且也沒有什麽相關的政策硬性要求,這導致有一些廠商會做,有一些廠商則是並不會。

    不過最主要也是因為目前還真的沒有發生過什麽慘劇,但沒有這方麵的情況,不代表就可以隨便做了。

    楊晨還是更傾向於保守一些,畢竟如今的星雲遊戲可是還有不少人盯著的,而且楊晨也相信隨著VR平台的成熟,後續肯定也會有相應的政策出台,現在差不多也是提前布局了,而且成本上麵也並不是多麽大的問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