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錄

第1734章 年終總結(1/3)

    大明帝都北京城。

    風雪漫天。

    這場雪已經斷斷續續下了十幾天了,從年前就稀稀拉拉的飄著,除夕那晚下的特別大,一夜過後江山銀裝素裹,積雪及膝,而後不止。

    老話說瑞雪兆豐年,這場連續十餘天的大雪可以緩解開春後的幹旱,但卻都民生造成極大的麻煩,很多人畜會因此而喪命,比如凍死。

    冷,今年出奇的冷。

    雖然每年都是這麽冷,但老百姓還是覺得今年又更冷了一些,也有人斷定今年被凍死的人會多些,因為往年京城沒有那麽多的難民。

    然而事實上按照比例來說,京城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凍死現象,朝廷在嚴寒來臨之前就難民做好了過冬準備。

    先前因為李自成東征以及韃子入關,導致數萬難民湧進北京城,當時將整個帝都擠得水泄不通屎尿遍地,使得疫情加重,每天能死上百人。

    後來朝廷采取常宇建議,隔離!

    難民禁止入內城,接觸過鼠疫病人的人群拉到城西莊園裏隔離,而後全城大清潔,大消毒,修建公廁,垃圾站等,加上冬天來臨鼠疫爆發的勢頭終於被控製了些。

    然而這些滯留的難民卻成了朝廷燃眉之重,不過很快城西兵工所,軍醫院,以及皇家學堂開工分流兵安置了部分難民,再之後通州農場及移民,還有八達通招工又分流一部分,再除去一部分返鄉的,留在京城僅餘數千老弱病殘。

    而這些人朝廷也並沒有任其自生自滅,確切說是皇家和常宇及少數有良知的官員及豪紳盡最大努力伸出援手,哪怕是在大饑荒的那段時期,依然從牙縫裏擠出些糧米設粥鋪,使得他們每天還能喝上一晚稀粥吊命不至於被餓死,最終大部分人都撐到了土豆和地瓜成熟,加上從南方源源不斷運來的救濟糧,雖還不能保證每天吃飽飯,但餓死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隻是,剛解決肚子問題,嚴寒就來了。

    這時候的冬天有多冷呢,來看看專家的數據,都知道明末處於小冰河時期,但很多人不知道小冰河時期到底有多長時間。

    確切說從元朝到清末都屬於小冰河時期,隻是明末那會,也就是1580年-1644是最鼎盛最嚴寒的時期,是在一千年裏最冷的,在一年裏排第二,在一百萬年裏6-7位,是人類進入文明曆史裏最冷的時期。

    也就是倒黴的崇禎帝所處的這個時期。

    這種寒冷的冬天每年都會有不少貧困的百姓被凍死,至於流浪街頭的乞丐難民被凍死更是見怪不怪了,不過呢,雖然今年的天好像又更冷了些,但對難民來說條件卻反而好了些。

    在滯留京城的這數個月,難民在城外或外城內的空地形成了幾個聚集地,也就是所謂的難民營,這些難民取木材雜物搭棚建了臨時的家,而後在入冬前,朝廷也又在這些地方搭建了十餘個大草棚,又長又寬像極了後世的蔬菜棚,每個可容百餘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