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她重生了

第18章 生兒子與生包子(2/2)

    在孩子們響成一片的歡呼聲裏,李婆子打開了裝著糕點的兩個硬紙板做成的簡易點心匣子。

    家裏的幾個孩子,包括一直強調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的李大郎、輩分很高但年紀不大的李老四,李婆子給他們每人拿了一塊槽子糕、一塊綠豆糕。

    剩下的槽子糕和綠豆糕,李婆子分成四份,用油紙包好,給了大房、二房、三房各一份,剩下的塊數最多的那份,李婆子留在了自己房裏。

    當然,說是塊數最多,多的也不過就是區區兩塊。

    ***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李老漢帶著李老大和李老二,再次去了州城售賣山薯。

    這次他們帶去了更多山薯,回來時,除了賣山薯得來的三兩六錢銀子並幾十個銅子兒,李老漢父子三人還另外從酒樓拿回了半隻燒鴨、半隻醬肘子。

    孩子們不知道家裏又有銀錢進賬,他們所激動、所興奮的,就隻有他們總算能夠每天吃個半飽,以及,家裏居然又有肉香飄出。

    這一天,為了清洗自己頭頂鳥屎而暫時脫離隊伍的淘氣包李三郎,順利在小溪旁邊找到了一片新的長有山薯的地兒。

    已經挖完了上一片山薯的李家人,今天就是在李三郎找到的那片地方挖的山薯。

    此後數日,李老漢父子又去州城賣了三次山薯。

    托他們這一趟趟往州城售賣山薯的福,李家人接連好吃好喝了差不多十天時間。

    “老頭子,山薯已經不能繼續挖了的這個事兒,你沒忘了跟梁子說吧?”

    李老漢他們最後一次去州城賣山薯回來的那天晚上,李婆子一邊美滋滋的數著錢,一邊還不忘和李老漢確認,她交代李老漢捎給酒樓那邊的這個口信兒,李老漢是否已經及時捎到。

    “沒忘。”李老漢不敢吐槽李婆子的瞎操心,他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迅速回答了李婆子的這句問話。

    李婆子沒有注意到李老漢的微妙態度,她把錢匣子裏的所有小銀角子全都扒拉到匣子一角,然後就又興致高昂的,一個個認真數起了匣子裏沉甸甸的那一小堆銅板。

    因為李淑也在旁邊眼巴巴看著她數錢,李婆子怕她小孩子家的嘴巴不牢,是以錢數完了,李婆子也沒有明確的報出一個數字。

    她不知道的是,其實她今天就算不重新計數,李淑也對自家的微薄家底兒心中有數。

    算著家裏的銀錢已經足夠熬到秋收時節,李淑緊繃的心弦這才稍稍放鬆。

    她不再盤算著要如何小掙一筆,而是轉而操心起了自己以及家裏其他人識字、習武的事兒。

    他們家窮,精窮,無論是送孩子們去學堂讀書,還是送他們去武館拜師,這對尚且吃不飽飯的李家人來說都純屬天方夜譚。

    以李老漢和李婆子為首的家裏的所有大人,他們對兒孫的唯一期盼,就是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然後家裏能夠攢出足夠的銀子,給家裏的所有男娃兒全都娶上媳婦。

    什麽讀書,什麽習武,這些字眼兒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這種情況下,如果李淑不想家裏人誤會自己失心瘋,那她就不能正正經經把這事兒提上日程。

    好在,距離旱災和征兵都還有十來年時間,她還有機會對家裏人來個潛移默化,還可以帶著家裏人用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慢慢積蓄實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