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服者

第五百九十三章 舵手(1/2)

    朱厚煒有些無語,甚至覺得王守仁是不是病糊塗了……

    要知道他的這番話直接把楊一清都給繞了進去,話裏豈不是在說,楊一清身為臣子卻竊奪了本該屬於皇帝的權柄,這事要是往大了說,楊一清甚至都能背上一個不臣的惡名……

    不過楊一清在嘉靖帝輔政十餘載,現如今大明的盛世中興,和其在位之時嘔心瀝血,無論如何也脫不開幹係,即便楊一清完完全全是以皇帝的意誌處理天下政務,可要是沒有治國之能,如何能在致仕之後還得朱厚煒那麽高的評價!

    而王守仁呢?

    心學開創者,一代宗師級別人物,興學於天下,這滿天下的新學讀書人甚至都能算得上是王守仁的門生,出兵關外,收複哈密國土,殲滅不臣之土魯番,開疆萬裏,文治武功,當代唯其一人罷了。

    對於楊一清和王守仁而言,他們這輩子已經位極人臣,也到了榮退的時刻,那麽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的身後名,這也是每一位儒家文臣畢生之念想和孜孜不倦追求的終極目標。

    那麽在死之前,他們自然不太願意冒什麽風險,因為任何一點錯漏,都有可能導致自己的身後名受損,那樣的話明顯得不償失……

    楊一清舉薦王守仁,是因為他知道王守仁在嘉靖帝的心裏麵是個什麽地位,可王守仁能舉薦誰?

    如嚴嵩、範和這些大臣雖然也深得皇帝信任,可資曆終究還是差了一些,至少還不夠資格坐在首臣的位置上麵,真坐上去了,也壓不服滿朝,更壓服不了議會!

    德不配位和資曆不足,坐在不該坐的位置上麵,輕則讓大臣們陽奉陰違,重則沒準就會引起朝政動蕩!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皇帝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極其有限的,朱厚煒也沒那麽多的精力去玩事必躬親那一套,治理大明龐大的疆域,他隻能依靠天下千千萬萬的官員。

    從京城各個衙門到州府到縣,一層層,一級級,那麽多的官員,皇帝能認識幾個?

    如果說皇帝是一艘遠洋巨艦的艦長,是掌握大方向的人,那麽掌舵的舵手就是操控巨艦,決定這隻巨艦是否能夠規避風浪,讓巨艦穩定航行的關鍵人物。

    放在國家,這個舵手就是首臣,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基本原則,嘉靖朝至今也就換過三個首輔,而且沒一個是被朱厚煒罷黜掉的……

    可惜楊廷和算計了一輩子,最終白白錯過了追隨皇帝開創盛世皇朝的機會,也不知道現在窩在家裏麵的楊廷和是不是悔的腸子都青了。

    “翟鑾吧……”朱厚煒歎了聲,翟鑾自嘉靖初年就一直是內閣輔臣,當初的內閣幾位重臣致仕的致仕,歸隱的歸隱,死的也死了,隻剩下他這麽一個。

    真要說起來,從內閣輔臣到議會副議長,一直待了這麽多年,論資曆,這滿朝上下就沒誰比翟鑾政治資曆更老的,甚至連王守仁和其相比,都要差那麽點意思。

    雖說王守仁是弘治十二年進士,而翟鑾是弘治十八年進士,但是王守仁在弘治朝和正德朝一直都鬱鬱不得誌,而翟鑾呢?人家運氣好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