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服者

第五百七十四章 嘉靖祖製(1/2)

    洪武皇帝定下的宗室之政堪稱大明政治體係上的毒瘤,不除掉這顆毒瘤,對於大明這具身體而言遲早會發生病變,進而讓本就不算強壯的巨人變得更加孱弱。

    所以朱厚煒還沒登基就把天下藩王給算計了一個遍,畢竟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藩王拖死大明,何如他下狠手直接把宗室給敲死!

    被算計的藩王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用盡種種手段之後也隻能認命,不過宗室之政開禁,原本不甘不服的宗室卻陡然間發現,和往日那種被圈養起來的日子比,被算計到京城之後的日子反而更加充實和有意義了。

    這就算習慣成自然,所有的一切也都在朱厚煒的預料之中,養尊處優的藩王並非都是無能之輩,他們當中也有的胸懷大誌,也有的是滿腔才情,然而被圈禁在封地,除了混吃等死外還能做甚!

    稍有異動,就會引起皇家警覺,永樂帝的珠玉在前,大明皇家對於藩王的防範幾乎是深入骨髓,如正德這樣的奇葩皇帝,古往今來也獨此一份罷了。

    到了京城,有能力有魄力的藩王找到了屬於他們的舞台,讓他們知道自己並非是一無是處,不是隻能混吃等死的米蟲。

    所以能力越強的藩王混的越是如魚得水,能力越菜的越是滿腹抱怨。

    這一點在近支藩王和遠支藩王對比之後更為明顯,畢竟朱厚煒給近支藩王的資源傾斜和機會要比遠支藩王要多的多,當然,這種情況本身就是遠支藩王自身造成的,支係越遠就越是疑神疑鬼,整日裏擔憂皇帝會對付他們,於是這心思便放在如何對抗皇帝上麵,哪裏還會去管別的。

    移鎮海外,遠支藩王可以說是被形勢所迫,但是如今輪到近支……

    那絕對是心甘情願!

    近支藩王在大明的基礎建設當中嚐足了甜頭,現在皇帝告訴他們,鎮封海外什麽都需要從頭做起,擁有的機會更多,能賺的銀子更多,那為什麽不願意?

    不願意豈不是傻?

    在大明賺的盆滿缽滿的近支,根本不相信皇帝會坑他們,那麽多遠支還沒來得及坑呢,哪能輪得到他們……

    現在宗室已然逐步遷往海外,可要說宗室弊政就徹底解決了,那純粹是胡扯,遷徙到海外,大明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有宗室之弊,難不成朱厚煒是要坑自己兄弟和兒子?

    隻要還在封建時代,那麽分封就在所難免,如何處理或者說改良宗室之政,乃是大明乃至所有新朝必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可這麽多年過去了,朱厚煒實際上根本沒有想出什麽行之有效的辦法,而且思來想去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漢代的推恩令,還有就是最常見的遞減製度。

    真要說起來,現在朱厚煒分封諸皇子海外建國,實際上就是推恩令,隻不過漢代的推恩令是將一個王國慢慢拆解掉,直到徹底消亡,可不管怎麽推,其本質依舊是以大漢皇帝為君,而分封之國為臣。

    但是嘉靖朝的推恩令不是,朱厚煒的皇子們去海外建國,建的是皇朝不是王國,這些新的皇朝與大明之間是兄弟關係,不是統屬關係,這也是本質的區別。

    但是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朱厚煒的兒子以後也會有兒子也會有孫子,這些後代難不成也去建立新的王朝,瓜分新王朝的土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