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服者

第五百五十七章 農大(1/2)

    儒家不是那麽容易輕易認命的群體,畢竟是自漢武帝起就獨霸朝堂的存在,哪怕是遇到強勢無比的嘉靖帝,為了道統,也必然會抗爭!

    然而嘉靖帝的手段簡直讓儒家難受無比,皇帝沒有把儒家一棍子敲死,更沒有讓大臣們感受到皇帝一定要把儒家給滅了的念頭。

    比如科舉,科舉改革自嘉靖六年始,到最近嘉靖十二年的科舉,都依舊是以儒學為主,四書五經依舊是必須要重點考的科目,新學所占的比重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

    但是大臣們早就發覺了其中的貓膩,也是嘉靖帝狠辣的手段之一,那就是儒家文章做的好,是通往仕途這扇大門的鑰匙,可也僅僅隻是鑰匙,中了進士,入了仕途,想要平步青雲,固然要靠人脈,但是名次同樣重要!

    同樣的人脈和關係,在科舉殿試之後的名次排位將會對仕途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排名次看的是殿試!

    殿試是嘉靖帝親自主考,考的是策論,兼看的則是輔科!

    也就是說,你會試哪怕是會元,在殿試的時候寫的策問也讓嘉靖帝感到滿意,然而最後嘉靖一看你的輔科成績一般,那注定在放榜的時候名次不會太高。

    同樣,如果輔科成績特別好,會試成績一般,策問成績也一般,最後起碼也能進入二甲前列,嘉靖六年狀元郎範和範梓汐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嘉靖帝就是用這種無聲的手段來告訴天下士子,他有多重視輔科!

    你不好好學輔科,即便成了進士,官場上有人提攜你,能提攜到什麽時候,從三品最多了,因為正三品官員,現在根本不廷推,就算以前廷推之後,皇帝不滿意也沒有任何用處。

    你輔科成績好,又有人提攜進入皇帝視線,甚至一開始的時間就簡在帝心,那才是真正的平步青雲!

    還以範和舉例,如果按照往年的傳統,嘉靖六年的狀元郎,現在過了六年,基本上還待在翰林院裏麵熬資曆呢,可範和呢?

    人家在翰林院就待了一個月,算是把身上渡了一層金,然後就直接成了六品京官,六年時間過去了,如今的範和已然是稅務部核算司副司,從三品!

    六年時間,從狀元郎到翰林院從六品修撰到從三品副司……

    這樣的升遷速度如果不是簡在帝心,他麽的什麽算簡在帝心!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天底下的士子尤其是舉子怎麽可能不去拚命學輔科!

    這就算潛移默化,嘉靖帝並不對儒家下狠手,但是就通過科舉輔科,徹底扭轉了讀書人的向學風氣。

    如今這些半儒半新,甚至都沒參加科舉,隻是進行結業考試,成績優異的讀書人已經大量充斥底層官場,把持了九成以上財務部門,可以想象,再過個十年二十年,這些身上打著新學標簽的官場中人,遲早一天會爬上巔峰!

    而儒家呢?

    能成為朝堂官員的儒家人,超過七成都已經過了五十歲,再過一些年,這些純粹的儒家高官就會致仕,另外,嘉靖帝打著同化異族的旗號,往海外輸送了海量的儒家人,此消彼長,儒家道統在大明勢微甚至消亡都不是沒有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