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四十九章 窮人思維(1/2)

    “陛下此舉隻怕會被天下人所詬病。”

    禦花園內,朱厚煒擺弄著煙草的嫩苗,耳邊傳來楊一清壓抑的話音。

    朱厚煒手上一頓,笑道:“詬病?楊愛卿的意思是說這些出賣國家利益,間接幫助草原的晉商不該處置?”

    楊一清歎息道:“資敵之罪不赦,陛下查抄十一位晉商,並沒有不對的地方,可朝野上下都在議論陛下是因為當初馬慎怒砸禦匾,所以這是陛下的報複。”

    朱厚煒嗬嗬笑道:“就算是又如何?馬慎砸了禦匾,本身就是大不敬,國子監的監生乃至滿朝求情的官員難道不覺得馬慎該死,那麽他們為什麽還要求情,那些監生又是誰給他們的勇氣嘯聚承天門!

    說來說去,朝臣也好,監生也罷,無非是想借馬慎的事件讓朕妥協,朕給了你們麵子,在士林的眼裏便是朕妥協了,朕能妥協一次,自然便能妥協第二次,第三次。

    這就是士林的目的,馬慎死不死其實士林並沒有那麽的關心,朕說的沒錯吧,現在十一晉商被抄家被緝拿,外麵非議無數,那朕再問一句,如果晉商沒有作奸犯科,沒有裏通外國,那朕能如何?

    難不成朕還能炮製出莫須有的罪名來抓捕他們,說來說去,是他們自己找死!

    這天底下如這些晉商一樣不法的商賈不在少數,朕沒有去嚴查,否則商道必然受到衝擊而疲敝,朕能承受這樣的代價卻不想承受。

    但是現在朕就是要借馬慎的事順便整飭一下晉商,士林就算認定朕是借題發揮又能如何?朕做錯了嗎?這些晉商難道不該死嗎?

    士林難道還打算聯合起來一次,再逼迫朕對士林妥協一次?朝野內外的官員當真覺得自己身上那麽幹淨?覺得朕沒有手段借題發揮,掀起大案!”

    這一次楊一清來覲見皇帝,自然是朝廷的意誌推動,他既然坐在這個位子上,那麽就必須成為滿朝官員的話事人,充當起和皇帝爭鋒的急先鋒。

    這也是梁儲當初不願意在楊廷和丁憂之後順位成為首輔的根本原因。

    沒辦法,嘉靖帝實在是太過激進而且手段老練狠辣,梁儲就算覺得自己是位能臣,可也扛不住壓力,所以選擇了避退。

    現在扛壓的是楊一清。

    晉商的事在朝野內外鬧的沸沸揚揚,滿朝官員和商道之間的關係完全可以說的上是盤根錯節。

    就拿這十一位晉地大商來說,他們在朝中沒有後台?他們沒有打通遼東將門的關係?

    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這些晉商被鎖拿入京,即將三司會審,麵對搜羅齊全堪稱鐵證如山的證據,被活剮了都不稀奇,那麽這些後台難道不擔心自己被供出來然後受到牽連,丟官去職?

    但是這次要給晉商定的罪是裏通外國,嘉靖帝似乎沒有掀起大案的意思,所以便推出楊一清來探皇帝的口風。

    現在楊一清已經得到了答案,皇帝幹脆利落的承認,他就是要發泄一下當初馬慎砸匾之後被朝野裹挾的怨氣,你說他沒有容人的雅量也好,挾私報複也罷,他就這麽幹了,朝廷能怎樣!

    而且皇帝還說了,他有手段借題發揮進而掀開大案!

    什麽是大案!

    不死上個萬兒八千人的案子也夠資格叫做大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