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狠了(1/2)

    朱厚煒改革弊政的步子邁的太快也太大,以至於讓滿朝大臣應接不暇的同時也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

    這個危機感是什麽?很顯然是士紳階層的集體利益,這個利益包括很多,比如土地。

    大明的土地政策是不是弊政?在士紳的眼裏肯定不是,可在嘉靖帝的眼裏呢?

    這就難說了……

    所以楊廷和執政期間就對內閣諸老表示過擔憂,但是皇帝也沒有針對土地政策說過任何要改製的意思,所以諸老也隻能是心懷揣測,卻難以宣之於口。

    不過眾臣也都覺得,土地政策牽扯太大,當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不好就是天下大亂,就算皇帝底氣再足,他也不可能將自己完全置於天下士紳、勳貴的對立麵,否則的話恐怕就連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都未必能做的穩。

    這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要知道皇室和勳貴的利益本身就是一體的,而皇家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任何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沒有可能擺脫這一點,否則就是無根之萍!

    但是今上抓住財權和軍權,已然擁有了足夠強大的底蘊,他要是真悍然對士紳和勳貴動手,甚至不惜天下大亂,那麽天下利益階層將不會有絲毫還手之力。

    這才是內閣最擔憂的問題,甚至於內閣數次談論之後已然覺得皇帝遲早會對土地政策動手,但什麽時候動手,會如何改製,卻沒個底。

    如今皇帝突然間說屯兵是最大的弊政之一,那麽楊一清立即接問,很顯然是想探一下皇帝的底。

    然而朱厚煒很顯然不打算在這方麵多談,隻是大有深意的望了一眼楊一清說道:“弊政之所以是弊政,在朕的眼裏,但凡對社稷有害無利,但凡對百姓無益之政皆為弊政,諸位愛卿無需妄加揣度。”

    楊一清有些失望,不過身為首輔,他也不可能在這樣的場合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不符合重臣的逼格……

    “大明的軍隊主要有禁軍、邊軍和屯兵三大塊組成,邊軍駐防九邊,然而瓦剌、韃靼這些年數次寇邊,劫掠我大明百姓和財物無數,邊軍與之交戰勝少敗多,原因何在?

    無非是將士戰力不足,血勇不盛,再加上將領蓄養家丁,以至於尋常邊軍多有怨憤,如此一來,這些受到苛待的邊軍戰士如何肯以死戰之?

    故而朕讓新軍進駐邊防,嚴禁武將蓄養家丁,成效顯而易見,還有禁軍,禁軍都是些什麽貨色,朕不相信兵部看不見,然而兵部可想要過改變?

    沒有!或許兵部會說沒銀子,可自嘉靖元年起,戶部就沒缺過銀子,兵部為什麽沒有給朕提交過行之有效的強軍之策?

    說白了就是私心雜念太多罷了,在大臣們的眼裏,馬上打天下,下馬治天下靠的是文臣,而文臣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武官做大,那樣會威脅到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然而你們可曾想過,文武本身就是君王的左膀右臂,缺了文官,天下政務無從治理,卻了武將,誰來保境安民,靠嘴皮子嗎?”

    “臣汗顏無地。”王瓊沉歎,要是真按皇帝的說法來看的話,他這個兵部尚書無疑是不稱職的,甚至可以說是屍位素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