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服者

第九章 生意(2/2)

    商賈的社會地位之所以低下,完全是因為標榜自己為正人君子的文官覺得商人逐利,渾身上下都充斥著銅臭,哪怕官員自己家族或者直接以下人的名義經商,可依舊不會改變他們在駁斥商賈時候的大義凜然。

    商人逐利,自然不會放棄大利甚至是暴利,然而事實是在大明各地並非沒有錢莊,隻是都是零零碎碎,沒有形成規模,行不成規模,隻靠幾家錢莊能有多大的利潤?

    錢莊想要謀利,靠的是存息,也就是把銀子存在錢莊,存銀子的人要付給錢莊一筆保管費,這筆費用有月息和年息,存率一般是30文到百文左右,可如今的有錢人家就算手頭上有銀子,寧肯埋在地底下,也不願意露白,讓他們把銀子存進錢莊,簡直比登天還難。

    除了存銀以外就是放貸,借貸的一般是商賈和尋常百姓,商賈借貸多數是因為生意周轉不及,所以在外借無門的時候才會找到錢莊質押借貸,並且支付高昂的貸息。

    而百姓借貸則多半是逼不得已,事實上如今的絕大多數錢莊開設的目的就是百姓,讓遭受天災人禍的百姓來借貸,最後無力償還貸銀和高昂的利息,最終隻能變賣自己的土地。

    這種事在曆史上有一個很專業的名詞叫做土地兼並。

    土地兼並為什麽會被後世認定是王朝循環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這種方式是光明正大的掠奪屬於百姓的財富,將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逼到破產,久而久之引起民變,成為壓垮一代王朝的第一根稻草。

    永王就藩,皇家賜予二十萬畝土地給永王府,可真要說起來這二十萬畝土地的主人並不是永王,永王隻是擁有對這二十萬畝土地的田租的收稅權,簡單點說就是這些田地原本要給官府交稅,現在不用交稅給官府,直接交給了永王府罷了。

    所以說這二十萬畝土地的主人還是百姓,如果這些土地的主人變成了朱厚煒,那將會瞬間多出幾千戶失地百姓,會不會激發民變不敢說,但是社會增加數千上萬不穩定因素是可以肯定的。

    任興也隻當是永王想要通過錢莊來兼並土地,別的還沒想到太多,可既然王爺要幹,他身為奴才就是最堅定的支持者,就算最後弄的天怒人怨,也是在所不惜。

    在他們這些奴才眼裏沒有是非更無對錯,隻要是主子的,那就算是錯的也是對的,完成不了就是失職。

    “大伴可知道開一家錢莊最重要的是什麽?”

    任興一愣應道:“銀子?”

    這回答沒錯,沒有銀子儲備開什麽錢莊,人家來錢莊借貸,你沒銀子放出去,難不成就憑永王府三個字打白條?

    朱厚煒嗬嗬笑道:“銀子儲備乃是根本,這一點無可厚非,可開錢莊也是做生意,而做生意講究的是誠信,開銀……錢莊最最重要的就是信用?沒有信用誰敢把銀子存在錢莊,錢莊若是沒有儲戶,光憑王府的底子又能放多少貸出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