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1925 雙喜臨門(1/3)

    今第一更,求推薦,求訂閱!

    就在“朱諾”登陸多倫多的當上午,埃文-貝爾與丹尼-鮑爾正式達成協議,十一工作室以六百萬美元的價格,加上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紅,拿到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北美發行權。

    從年初的柏林,到年中的戛納,再到最近的威尼斯和多倫多,電影發行權的成交數字整整比去年少了近一半,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全世界的電影公司都心翼翼地在觀望著,編劇大罷工之後的第一年必須謹慎才行,否則就不是虧本那麽簡單了,更有可能影響9年,乃至下一個三年的計劃。

    但是十一工作室卻反其道而行,從威尼斯到多倫多,埃文-貝爾在各個電影放映場的身影就沒有斷過,最終分別拿下了“拆彈部隊”、“蕾切爾的婚禮”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三部作品的北美發行權。

    其實三部作品而已,這個數字根本不算多,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公司,一年收購三部作品的北美發行權,都絕對不能以“多”而論的。但十一工作室不同,這是他們第一次在電影節上主動出手,而一出手就拿下了三部作品,這個手筆就不了。更何況,今年截止到目前位置,十一工作室自己製作自己發行的作品也才三部而已:“歌舞青春”、“機器人瓦力”和“媽媽咪呀”。

    其實即使十一工作室將剛剛完成交易的三部作品都在今年上映,今年十一工作室旗下上映的作品也不過七部而已――再加上“朱諾”,這個數字也就是大型電影公司的一半,比去年的數字也才僅僅多出兩部,這個發展步伐完全可以是慎之又慎的。但即使如此,十一工作室的動作還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看來,十一工作室並沒有因為去年躋身了七大電影公司行列的榮譽而昏頭,依舊在穩紮穩打地繼續發展。這就足以得到大家重視了。

    繼凱瑟琳-畢格羅之後,喬納森-戴米和丹尼-鮑爾也都前往了紐約的王子街十號,十一發行的三位大佬今年年末可絕對不輕鬆。

    “朱諾”正式登陸多倫多電影節,受到了組委會和當地觀眾的熱烈追捧,撇開埃文-貝爾那衝破雲霄的超高人氣,單電影全程在溫哥華拍攝,艾倫-佩姬又是加拿大人士,這就為電影贏得了多倫多的無限好感了。

    電影上映之後。引起了絕對的轟動。這裏所的“轟動”,是真正字麵上的意思,電影播放完畢時,全場觀眾集體起立,貢獻了長達二十五分鍾的掌聲,經久不息!這是自“斷背山”之後。多倫多爆發出最熱烈的反應。雖然多倫多的觀眾一向熱情好客,即使再差的作品都會起立鼓掌表示歡迎,但這卻不同,長達二十五分鍾的掌聲讓組委會都“束手無策”,觀眾提問環節和記者采訪環節根本就無法進行下去。那雷鳴般的掌聲堪稱山呼海嘯,讓所有的一切言語和稱讚都黯淡無光。

    多倫多觀眾們對“朱諾”的追捧甚至超越了威尼斯,畢竟那裏是意大利,與北美地區的社會、生活、意識形態還是有些許差別的,而這裏是加拿大。觀眾們對於埃文-貝爾在電影裏傳遞的信息,包括台詞的每一個細節,都引發了無數的共鳴。在觀影的整個過程,現場笑聲不斷,甚至於還有人熱淚盈眶――雖然許多人根本都沒有看出電影有任何一個感動或者煽情的點,但這就是“朱諾”的魅力,在苦笑之間,所有情緒都得到了宣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