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1782 繼往開來(1/3)

    第八十屆奧斯卡終於落下了帷幕“血色將至”與“老無所依”兩分下,前者拿下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效剪輯四座金人,後者則擒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三座重鎮。“料理鼠王”稱霸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原創劇本,兩個重量級獎項,成績好到有些詭異;“諜影重重”則成為最大驚喜,最佳剪輯獎和最佳音響效果兩座金人分量十足;“玫瑰人生”則有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化妝入賬。

    這個獎項分配看似是分蛋糕,重要獎項幾乎人人都有,一部作品稱霸的局麵沒有出現,但事實上,仔細分析過後,卻可以看出奧斯卡最重要的一項改革,那就是“作品至上”!無論是綜合類大獎還是技術獎項,希德一甘尼斯都在貫徹這樣一個事實,在他領導之下的學院將不會對商業電影、**電影或者藝術電影做出任何的區分,隻要有實力,那就是學院做嘉獎的什品!

    如果在五年之前“斷背山”、“老無所依”這樣的電影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那根本就是無法想象的一個事實,前者的沉靜、大氣,卻擁有同性戀這個致命傷;後者黑色得毫不留情,血腥得讓人骨子裏都發冷,主題更是深刻晦澀得幾近文藝。但是,這幾年來,在**製片代表人物埃文一貝爾的帶領之下,**、藝術作品的風潮正在強勢崛起,前年“陽光美女”曆史上第一次問鼎了北美周末票房冠軍,這明了**製片也能夠在票房上有所作為;而現在奧斯卡又用金人來做出了表彰以往習慣於尋找大眾和評論界平衡點的金人,現在卻是更加堅決、果敢地捍衛著自己的選擇,哪怕是不由自主向影評人的選擇傾斜哪怕是收視率方麵付出慘痛代價,但是以作品為核心的觀念都絲毫沒有動搖。

    前年的“斷背山”去年的“無間行者”今年的“老無所依”都是如此;包括“血色將至”擒下最佳導演獎,也不例外。從最佳影片的選擇上來第八十屆奧斯卡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繼往開來的一屆頒獎典禮。“老無所依”之中人性本惡的“進化理論,無慈悲的冷酷收場,盡管也通過探討越戰老兵問題映射政治,也通過因貪念而引火燒身的故事來嘲笑布什政府,但結局卻被社會大機器淘汰的“老一代”隻能安於自己的無能、順從命運的拋棄,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另外“血色將至”力擒四座金人其中包括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重要獎項,儼然成為今年的最大贏家,這也可以看出奧斯卡的改革決心。“血色將至”通過資本主父和宗教擴張過程中的互相利用彼此背叛,來諷刺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而集中在兩位主人公身上因為過多的野心、貪婪而引火燒身的故事更是在赤果果地嘲笑著深陷伊拉克泥沼的美國白宮;丹尼爾一普萊維和H普萊維、亨利普萊維之間的互動更是對社會之中對親情的漠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不得不奧斯卡的選擇實在太過於果決了,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公民凱恩’”的“血色將至”其實就是在對二十一世紀的美國社會進行最冷酷的嘲諷和蔑視,而奧斯卡在八十華誕之際,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向一個嶄新的未來邁開了腳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