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1780 後台采訪(1/3)

    今第二更,求推薦,求訂閱!

    第八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最後一個懸念揭曉“老無所依”君臨下,最後時刻完成反超,拿下了最重要的最佳影片獎。埃文-貝爾也延續了自己始終棋差一招的命運,即使拿下了最佳導演,依舊未能在整體作品的高度更進一步。

    以演員出道,率先在音樂事業取得了好成績,達到了殿堂級別高度;隨後又在導演位置上取得了曠世的矚目,但埃文-貝爾在演員位置上卻似乎總是缺少一點運氣,今年埃文-貝爾已經是連續第六次贏得演技提名了,卻還是再一次擦肩而過,埃文-貝爾的悲情程度比起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不過話回來,埃文-貝爾連續六年贏得演技提名,當初首次提名就獲獎,確實消耗了不少人品,而且要突破年齡的桎梏也實在不易。現在人們公認埃文-貝爾有望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與達斯汀-霍夫曼、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傑克-尼科爾森這四位擁有絕世才華的演員相提並論,更是被譽為當代的“男版梅麗爾-斯特裏普”。

    想想梅麗爾-斯特裏普的經曆就知道了,提名幾乎年年都有,但正是因為提名次數十分頻繁,所以對拿獎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總不能年年提名年年都拿獎吧。所以,至今為止,梅麗爾-斯特裏普在奧斯卡的征途上,也隻是一座最佳女配角一座最佳女主角而已。

    所以,埃文-貝爾的偉大毋庸置疑,但是接連錯過獎項,也隻能是人們對埃文-貝爾有更多的期待。

    相比於演員的沒有運氣,埃文-貝爾在導演位置上的處境則有些喜劇色彩。

    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金球獎和奧斯卡,這五個全球備受矚目的頒獎典禮之上,埃文-貝爾將最佳導演獎全部收入囊中,年僅二十五歲就完成了這個大滿貫,再聯想一下去年馬丁-斯科西斯以六十五歲的高齡終於圓夢奧斯卡,埃文-貝爾的導演成績絕對可以是具有傳奇色彩的。

    但是,在這五個頒獎典禮之上,埃文-貝爾卻是一個最佳影片獎都沒有拿下,這又是怎麽回事?

    難道埃文-貝爾空有導演技巧,在影片整體的深度和含義上遠遠落後於水準?這當然不是事實。從早期“神秘肌膚”就可以看出,埃文-貝爾雖然在導演技巧上略顯青澀,但是在電影主題的挖掘上卻有著別人難以匹及的深刻,隨後的“陽光美女”、“香水”、“荒野生存”和“血色將至”哪一部不是發人深省、回味無窮的作品?可以,埃文-貝爾對於影片內涵的挖掘甚至是高於他導演技巧的。

    埃文-貝爾與最佳影片獎無緣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他太過於個性洋溢了。埃文-貝爾對影片內涵的探索足夠深刻,但都帶著鮮明的個人色彩,這也使得埃文-貝爾與“主流價值觀”產生不同程度的偏離,很難能夠得到大範圍的認可,更不要那些隻是依靠評委個人審美觀做價值依據的電影節了。這才是造就埃文-貝爾能夠完成導演大滿貫,卻始終沒有染指最佳影片的怪異局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