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943 合作機會(1/3)

    今第一更,求推薦,求訂閱!

    “我不確定你是否對中國電影有興趣……”馬丁斯科西斯斟酌著到,埃文貝爾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聽到這句話,反應卻各不相同。//  //

    埃文貝爾微微張了張嘴,心中的想法再清晰不過了:果然是“無間行者”啊!的確,從時間上來,“飛行家”之後的確就是“無間行者”了,而且也是馬丁斯科西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的第二次合作。

    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卻是笑著到,“埃文對中國電影肯定比你我都了解,他中文的流利程度絕對可以稱得上專業級別。“

    馬丁斯科西斯的表情有些詫異,“中文可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了,那些方塊字真讓人頭疼,沒有想到埃文居然能夠有專業程度?”埃文貝爾對此也隻能微笑地裝大尾巴狼了,對於別人來中文的確十分十分困難,但對於他來,這叫做與生俱來。“這次的劇本就是改編自香港的一部電影,叫做‘無間道’,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馬丁斯科西斯又把話題拉回到了劇本上來,“由威廉莫納漢改編之後,現在名字暫定為‘無間行者’。”

    埃文貝爾覺得翻譯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香港原版的英文名字直譯的話應該是“地獄軼事”,這與“無間道”的名字是十分相符合的。因為“無間道”這個名字本來就是來源於佛經,無間是八大地獄之中最痛苦的一個,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回的,隻有永遠受苦。而電影之中的兩位主角都在尋求著輪回。所以,電影名字也透露著一股禪意,那麽翻譯做英文的“infernalaffairs”,也就是突出了電影的佛經意思,顯現出東方文化的深意。

    而在美國版本中,電影的英文原名是“hedepared”,按照字麵直譯的話那應該是“死者”的意思,如果引申一下。從詞根“depar”來理解,又有離開、背棄、離棄、放棄的意思,那麽電影名字又可以理解為背叛者、離開者、間者。而如果對於威廉莫納漢的劇本有深入閱讀的話,就可以感覺到。雖然故事是“無間道”的故事,但是核心思想已經變換了。

    “無間道”的核心思想是一種禪意,人在無間地獄裏所承受的無窮苦痛,隱藏著東方的宿命論;在美國版的故事裏,強調的卻是一個美國式的編劇。人,一旦被迫與他熟悉的生活剝離,就注定了悲慘的結束。相對應的,美國的“無間行者”這個故事。著重點不是“無間道”裏那種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而是人性中最堅強、最不可戰勝的那一麵。

    從這個角度來。“無間行者”這個名字應該譯作“行者”,這也把香港版本和美國版本核心立意的不同。鮮明地區分了開來。

    “無間道”和“無間行者”這兩部電影的名字本身,就顯示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讓人可以感受出,同一個故事,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去看,卻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