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876 韋恩斯坦(1/3)

    如今“神秘肌膚”已經成為了香饃饃,英國和美國都在爭奪這部電影的“所屬權”,而各大電影公司也都在爭奪這部電影的發行權!

    遙記得一年前,“神秘肌膚”要投入拍攝時,以“首映”為首的部分媒體竭盡所能對這部電影進行嘲諷,他們對於埃文-貝爾的導演生涯絲毫不看好,都認為埃文-貝爾導演的電影將會是一場災難。//  //結果,“戀戀筆記本”成功了,北美一億五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讓十一工作室掙得盆缽滿盈。現在,“神秘肌膚”也成功了,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為埃文-貝爾拿下了他人生第一個導演相關的獎杯。

    那些等著看埃文-貝爾笑話的人都偃旗息鼓了,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還不到嘲笑諷刺、落井下石的時候,他們都堅信,埃文-貝爾總有決策失誤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夠找到機會出一口心中惡氣的。比如,“斷背山”,也許就是他們苦等的機會。所以,以“首映”、“世界新聞報”為首的這些媒體都會靜靜等待,等待機會的來臨。隻是,他們等待的機會真的會來嗎?

    “神秘肌膚”在威尼斯電影節開幕放映之後,就已經開始有人聯係泰迪-貝爾了,不過泰迪-貝爾並不著急,不是因為他對頒獎典禮有所期待,而是因為十一工作室是一個很很的工作室,這次過來威尼斯的負責任就隻有泰迪-貝爾一個,他要負責整個團隊所有活動的規劃,要不是有埃文-貝爾的幫忙,泰迪-貝爾根本就忙不過來,他實在沒有時間去和那些電影公司談發行權的問題。所以,泰迪-貝爾的回複一律都是“頒獎典禮結束之後再”。

    其實,對於發行公司來,如果真的看好一部電影·在頒獎典禮之前就敲定是明智的決定,因為一旦這部電影在頒獎典禮上有所斬獲之後,價錢就勢必要抬高了。相反,如果對於一部電影不太確定′那麽觀望一下頒獎典禮的成績再進行談判,是一個相對來穩重的考慮。

    但是“神秘肌膚”在揭幕放映之後就好評如潮,而且還加上導演是埃文-貝爾的噱頭,就足以讓發行公司下決定了。可惜,泰迪-貝爾的一句話就讓這些發行公司不由再三掂量了:難道,難道埃文-貝爾還想在威尼斯拿獎?如果拿獎了又該如何,沒有拿獎又應該如何談判·發行公司都開始開動腦筋了。

    在頒獎典禮開始之前,泰迪-貝爾前後一共收到了八家公司的問詢電話,當然其中還是要分誠意十足的、試探ing詢問的、做樣子攀關係的等等。不過泰迪-貝爾實在沒有精力,所以不分ing質,一律都用那句話擋了回去。

    頒獎典禮結束之後,沒有想到埃文-貝爾真的拿獎了,而且一拿就是最佳導演銀獅獎!這下頓時就沸騰了。英國和美國還在討論這部電影究竟應該算是哪個國家的,各大電影公司都已經看到這後麵巨大的商機了。

    埃文-貝爾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埃文v貝爾第一部獲獎的作品,埃文-貝爾第一次挑戰禁忌題材的作品……巴拉巴拉,如果要進行宣傳·這文案有無數種寫法,一旦確認了發行權花落誰家之後,文案的構思就可以展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