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女婿要翻身

336.就是那個傳奇人物(2/3)

    畢竟那個年代比較流行小戶型,太大了也沒人買得起。

    一套房子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如果能換來周睿的諒解,從而挽回公司被封殺的損失,別說送幾套了,就算全給周睿,呂誌新也願意!

    畢竟公司還在的話,他仍然有機會繼續賺大錢。公司沒了的話,有那三千萬又能幹什麽?

    坐吃山空嗎?

    王大山給出的這個訊息雖是無意,卻讓呂誌新得到了極有價值的方向。

    他高興不已,拍著王大山的肩膀,道:"王兄弟。我這次說什麽都得謝謝你。既然那張五十萬的支票你不願意要,這樣,我在濱湖花園還有二十來套房子,都屬於一小的學區房。明天。不,如果這事能解決,今天我就帶你去挑房子。看中哪一套,明天就給你過戶!"

    這話聽的王大山驚喜交加,同時又忐忑不安。

    一套學區房白送?

    呂誌新敢送,他卻不敢要啊。

    而旁邊那幾個看熱鬧的,更是聽的滿臉震驚。

    濱湖花園他們是知道的,在一小西側占地麵積最小的一個小區。房型老,樓層也低。相比動輒十幾二十層的高樓相比,隻有五層的濱湖花園看起來更像九十年代的產物。

    放在十年前,這樣的房子肯定沒高層好賣。畢竟高層的檔次感,是多層無法比擬的,光是一個電梯的存在,就讓很多人喜歡。

    但十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實際。

    或者說在真正體驗過之後,他們開始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好。

    濱湖花園雖然小,樓層低,但正因為如此,超低密度。使得小區顯得十分安靜,正適合學生居住。

    因此這兩年,很多人都在瞅著濱湖花園的房子,出來一套。往往用不了兩天就交易完成了。

    而房價也被推的越來越高,如今已經接近三萬一平方。

    據說有人把一小附近的學區房統計了一遍,最終的出結論,濱湖花園是最適合的小區,沒有之一!

    十年前的缺點,如今全部成了優點,這點恐怕連呂誌新都沒想到。

    那幾人驚訝的看著呂誌新,其中一人忽然想到了什麽,低聲道:"我記得濱湖花園的開發商,好像就姓呂?"

    幾人剛才都聽見王大山和呂誌新的談話,知道這位老板姓呂。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姓名,但姓氏一樣。又開著豪車,還在濱湖花園有二十多套房子,除了那位開發商,也沒別人了吧?

    又有一人點頭。說:"我也聽說了,濱湖花園有二十多套房子始終沒人住,說是開發商自己留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