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員工

威脅(1/2)

    在南方某鄉村小學吳韌他們找到了鄧健多年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父親,那是一個典型的農村老知識分子形象,鼻梁上架著厚厚的老式膠框眼鏡,花白的頭發,瘦削的身材卻很硬朗,一身洗得有點發白的中山裝穿得整整齊齊,有棱有角,一如他所教授的數學一樣嚴謹。聽說是兒子單位上的領導,老教師在自己簡易的辦公室裏接待了吳韌一行,進去時吳韌有意將門輕輕地帶上,家裏出了這樣的事畢竟不光彩,也沒必要弄得人盡皆知,給人留麵子就是給自己留麵子。老教師給吳韌他們敬過煙、沏過茶後,組織委員簡要地說明了來意,談話便從老教師一聲長長的歎息聲中開始

    鄧健在家排行老滿,上頭有二個姐姐,作為家裏最小而又唯一的男丁,他從小備受長輩們的痛愛,尤其是他父親,老蚌得珠,更是頂在頭上怕摔著,含在嘴裏怕化了,寶貝得不得了。平日裏二個姐姐有什麽事情都讓著他,久而久之儼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他父親當時還是教民辦,母親務農,“半邊戶”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寬裕,好在他那當村信用會計又兼紮紙人紙馬(南方農村死人後要紮紙人紙馬火化給死者)的爺爺因痛愛孫子不時予以經濟援助。二個姐姐念完初中後便都南下廣州打工掙錢以補貼家用,因此對於他來說家裏幾乎是有求必應的,他也很爭氣,學習成績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名列前茅,初中畢業後又一鼓作氣考上了中專,成了“公家”人,跳出了龍門,這是當時多少農家子弟夢寐以求的,讓他的父親大大地露了一把臉,給他爭足了麵子。但他也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大手大腳慣了,花錢如流水,在家裏說要1000,家人從來不敢給800。眼看著鄧健出息了,做長輩的豈能不高興,尤其是他爺爺幾乎是事事順著他,特別是錢的事,再苦再累也從不打他的折扣,盡管如此每年他還會變著法子找在外打工的二個姐姐要錢。後來,參加工作了,每年家裏還要“補貼”他3到5千不等;再後來,成家了,有了小孩,家裏從來也沒少支持過俗語說“家醜不可外揚”,但事急且從宜,老教師也顧不了顏麵,把問題說清楚透徹有利於事情的解決,治病救人,還得先從根源起。

    隨著老教師的搖頭和歎息,另一個真實的鄧健輪廓初現,而現在的他卻又將他那一攤子爛事甩手不管丟給了父母、妻兒,毫無疑問,他是自私的,甚至殘酷的,父債子還,子債父不探(管的意思),從法律的角度來說,父母沒有替子女償還債務的義務吳韌突然覺得於心不忍,但既然來了,話就不得不說明白,其實不說吳韌也能從學校老師們的目光中讀出了一些端倪,也許他們早已知道,有時候世界真的太小。吳韌也就豁出去了,隻要自己是真心的,是光明正大的,就不怕別人誤解,身正不怕影子斜,總有一天鄧健會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的。他說他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同事執迷不悟,在人生的歧路上越走越遠,現在一切都還來得及,還有補救措施,亡羊補牢猶未晚,隻要迅速補上“虧空”還能爭取主動,盡量保全工作籍。組織委員也作了相應的說明,他最後還著重強調了吳韌在鄧健事件上多方斡旋所作的努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