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殘明

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1/4)

    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夜,順義城外營盤如海,猶如夜色下波濤起伏的潮水。

    中軍大帳的門簾被北風吹動,發出噗噗的悶響,大帳內燈火通明,兩側的火盆中燃著木炭,與帳外的嚴寒兩重天地。

    二十多個光溜溜的腦袋團坐一圈,腦袋轉動間反射出帳內的火光,腦後留有銅錢大小的頭發,結成的小辮拉在身體左側,人人身形雄壯,臉上多有傷痕,雖然未見動作,大帳中卻彌漫著一股殺戮氣息。

    上首並排坐著兩人,右側一人年紀約在四十,身體有些發福,此時眼皮耷拉著看著地麵,左側一人則年輕得多。

    左側那年青人掃視帳中一圈,眼睛最後在右側中年人身上略微一停便又移開,伸手攏了一下肩上的皮襖後沉聲開口道,“破牆子嶺關城時頗多不順,耽擱六七日,已誤了些行程,現下合營一處,我與嶽托貝勒雖分領左右翼,臨行時大汗叮囑遇事眾議之,今日要定之後行止……”

    他說罷轉向右側中年人,“請嶽托貝勒先說。”

    右側的正是此次清軍右翼統帥嶽托,清軍的左右翼是固定劃分,右翼為正黃、 正紅、 鑲紅、 鑲藍,左翼為鑲黃、 正白、 鑲白、 正藍,行軍布陣皆以此行動,但並無固定統帥,此次清軍入邊也沒有明確指定統帥,由多爾袞任奉命大將軍領左翼軍,嶽托為揚武大將軍領右翼軍,但多爾袞是和碩睿

    親王,是大帳中爵位最高者,所以由他先說話。

    “是嶽托多羅貝勒。”嶽托咳嗽了兩聲,耷拉的眼皮略微翻了一下,轉向多爾袞時神態恭敬,“牆子嶺是耽擱了六日,這關城據山而建,不打下關城,馬匹、車架、火炮都入不了邊,這關城不是那麽好打的。天幸找到向導,分兵從小路翻山過去斷了明國援兵來路,翻山這時候吳阿衡乘機帶了幾千兵進關城去,所以才耽擱這麽幾日。不過也不是全無用處,右翼軍先攻牆子嶺,附近關口的兵馬都來救牆子嶺了,睿親王才能不傷一兵一馬過了青山口,也算這六日攻城拔寨的用處。”

    嶽托對多爾袞的開場白一番駁斥,多爾袞卻並未動氣。嶽托原本是和碩成親王,極受皇太極器重,皇太極逐步以行政權取代旗權,創設六部之時便任命嶽托為兵部尚書。但之後在莽古爾泰事件中受到牽連,莽古濟的兩個女兒分別是豪格和嶽托的福晉,豪格主動殺死了自己的福晉,而嶽托沒有殺死自己的大福晉。

    皇太極當時不便發作,但隨後找人指控嶽托包庇莽古爾泰,召開議政大會定了他的死罪,然後皇太極又出麵赦免他,嶽托被連續處罰兩次後變成了固山貝子,滿洲丁口被分了一部分給碩托,兵部尚書的職務也沒了,滿腹怨氣還隻能感謝皇太極的不殺之恩,不斷給皇太極寫檢討反省,今年才又變成多

    羅貝勒。

    嶽托的爵位不高,地位風雨飄搖,不過如今仍是鑲紅旗的旗主,即便皇太極正在試圖用蒙古和漢人牽製滿洲權貴,但滿洲八旗仍是滿清的砥柱,大帳中二十多人,八旗的固山額真都在,卻隻有三個旗主,從實力上來看,嶽托仍處於滿清頂層。

    多爾袞微微笑了一下道,“右翼軍攻克牆子嶺城,第一戰就陣斬明國總督一員,剛入邊就震懾明國兵馬,自然是有用處的,正因如此,之後行止事關重大,還請揚武大將軍先說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