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殘明

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1/3)

    江浦縣浦子口鎮,南城牆上鑼鼓齊鳴,許多人影在牆頭奔走。

    城牆外的水中漂浮著一些腫脹的屍體,隨著江流起伏流逝,更遠處的江麵上,一線排列的船影正往浦子口渡靠近。

    浦子口鎮與南京對江而立,原為江浦縣城,因弘治年間長江河道北移毀壞了南牆而改為浦子口鎮,其後萬曆年間重修南牆八百九十九丈,增建四個門洞,一座甕城,七座敵台,九個水洞,重新形成完整的城牆體係。

    此鎮城池西起頂山之腳,翻越浦子山,東達晉王山臨江而立。

    江北到南京最近的渡口就在此地,向稱襟江控淮,在明代行政區劃犬牙相製的思維下,劃歸江南的應府管轄,從而強化南京對江北地區的控製力。

    也因其重要的戰略作用,明朝廷在此設置應衛、龍虎衛、武德衛、橫海衛、和陽衛五個衛所,編製兵力兩萬餘,在衛所衰微之後,另設浦口營統轄衛所增強防禦。

    雖然軍事編製上看似十分強大,但南京地區已經長久沒有戰事,浦子口雄厚的紙麵軍力麵對著城牆外數以十萬計的流寇,隻能龜縮城內。

    張獻忠及其他各營於十二月二十八日自全椒抵達江浦縣,因為浦子口依山傍水,江河環繞,攻擊難度很大,遂圍攻江浦縣城。

    浦子口鎮地理條件優良,自身防禦堅固,但軍事體製的糜爛,讓他們並沒有能力救援二十裏之外的江浦縣城。

    在流寇進攻全椒的時候,浦子口已經戒嚴,之後陸續有江南兵馬過江,加強浦子口和江浦的防禦,流寇包圍江浦之後,在浦子口外圍部署營地,白以遊騎控製官道,截斷了江浦往西的支援路線,此時從上遊而來的漕船,以官兵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沒聽過流寇有船。

    越來越多人登上浦子口南牆,觀察著船隊的動向,他們激動中又有點不安,畢竟還不知道到底是啥人馬。

    在浦子口鎮和江浦縣之間的廣闊平野上,一些流寇的馬兵趕到了岸邊觀察船隊,不斷有報信的馬兵向江浦縣周圍的營地飛馳而去。

    娃子正佇立在江邊,觀察著那支龐大的船隊。

    今日他的掌盤子負責戒備浦子口,娃子直接越過了浦子口河,在城牆周圍活動,他知道城門尋常不敢打開,城牆也局限了守軍,他在附近活動是安全的,城廂附近的大戶也比較多,離營地又遠,空閑時候能在那些大院落裏麵找到不少好東西。

    原本是個清閑活,再過得一會便可以回營,但這支船隊的出現,讓局勢突然緊張。

    娃子趕到了江邊,開始仔細觀察船隊。

    作為北方人的他,雖然曾見過漕船,但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規模的船隊,高掛中式硬帆的漕船成群結隊,在江麵順流而下,頗有磅礴之勢。

    周圍的一些馬兵大呼叫,顯得十分緊張,不少人匆忙的往北撤退,擔心城裏打開萬峰門堵住了橋梁。

    身下的馱馬也有點不安,娃子知道這馬不能與戰馬相比,但他並不覺得船運來的兵馬能讓他逃命。

    船雖然有點嚇人,但總是上不了岸的,如果官兵登岸多了打不過,那些步兵也絕追不上馱馬,而且目前還不知道是否真的裝載了官兵。

    所以他放心的站在江岸上,耐心觀察這支奇怪的船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