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殘明

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1/3)

    龐雨不假思索的回答,“流寇優勢在高速及往來不定,以滅流寇論,非安慶一處可就,但安慶確實滅寇之地。

    下山川地理各有本等,人略有所知的,僅安慶左近。

    此地背山麵河,已阻絕兩麵,無論流寇自湖廣還是南直而來,一旦在安慶阻其流動,流寇便失去三麵通路,隻能調頭原路返回,其周旋餘地大減,更是有跡可循。

    若後麵有朝廷大軍追擊,安慶人馬再封閉黃梅潛山等處山道,流寇便被包圍在大江和英霍山之間狹窄地區,這一片區域丘陵山地縱橫,不利於流寇騎兵行動,條件良好的道路隻有黃梅、太湖、潛山、桐城這一條官道,其他道路行軍速度低下,阻絕官道減緩其速度,官軍就不難對付他們。

    因此安慶既是在下鄉土,也是撲滅流寇的要害之地,流寇不爭這要地,朝廷卻不能不爭,安慶實在需要一支可戰之軍。”

    張國維嗯了一聲,似乎把龐雨的辭聽了進去,“若從黃梅而來,確實山河可堵截兩麵,但流寇若自廬州府而來,在安慶受阻卻未必要調頭而回,往北過北峽關,往東走無為州、和州方向,也不是回頭路,你認為流寇是會往東還是往北。”

    這已經不是安慶的問題,也超過了張國維的防區,張國維問的應該是總督或督師操心的問題。

    龐雨略略思索,如果流寇往東,沿途的江對麵便是應巡撫的轄區,雖然流寇從沒有渡過大江,但他們曾在澠池渡過黃河,從此之後中原糜爛,誰也不敢保證流寇不會越過長江。

    而往北是回了河南,那是流寇走慣了的地方,沒有什麽好的,張國維的問題中,關心往東的可能性更大。

    “人以為,流寇之流動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躲避官軍追剿,其二便是在流動中獲取生存所需,流寇身後每有官軍追趕,所以他們調頭走原路的可能甚,也不易獲得養活寇眾的物資,便隻剩東邊一個方向,經和州往揚州,這個方向塘湖密布江河縱橫,有長江和運河堵截,如此一來東南兩方道路斷絕,他們隻能再往北,朝廷隻要及時調集大軍,足可將流寇封鎖於鳳陽、揚州一帶,則流寇覆滅可期。”

    龐雨一口氣完,好在以前看過不少導航圖,大致的地形是知道的,此次船上一路打聽,把他沿江了解的情況揉混在答案之中,到底對不對便不知道了。

    張國維看著龐雨,“方才你,以保江南十府論,安慶之軍可順流而下沿江救援,可是應對流寇往東之策?”

    龐雨此時可以肯定,張國維的第一訴求仍是保自己的轄區,安慶對他重要,但江南九府更加重要,尤其其中還包括南京,隻看楊一鵬的下場便知,安慶屬於要緊之地,而南京是要命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