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對爭鋒

第八十七章 饑荒(2/2)

    這場鬧劇以後再提,我們再來看看已然是餓殍滿地的中原腹地。

    有史料記述,時任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魏汝霖回憶說:“黃河決口成功……災區人民,扶老攜幼,均平安逃至平漢路豫西地帶,政府分發大量救濟金,非但無任何人員傷亡,即豬狗牛雞,都隨人走避,並無損失。”

    可是,這樣大的一場洪水,連在駝嶺山上避險的吳炎軍隊和百姓都出現了傷亡,事實真的和魏汝霖所說一樣嗎?

    中國河南地區的縣誌都記載的很清楚,黃泛區內的饑饉從1938年夏天,就正式降臨在黃泛區災民的頭上,盡管災民們早已預見到漫無盡頭的饑荒,他們極盡可能地節省存糧,三頓變兩頓,兩頓變一頓,饃改成粥,粥改成稀湯,但千儉萬省的糧食終究還是會吃完。

    沒有辦法,他們便開始吃穀糠麩皮等平常來喂牲口的東西,然後他們又將目光轉向動物界,貓、狗、蛇、鼠、青蛙,小動物被吃光後,傳統常識認為可以吃的野菜,也早已作為輔料和糧食一道吃光。

    災民們終於開始打破常規,吃那些以往無人吃過的植物,盡管可能冒著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他們要以那些畜生都不吃,以往隻能當做肥料的東西,來填入他們饑餓之極的腸胃,夢想以此來維持生命,度過災荒,這其中就有著名的觀音土!

    而各地的軍隊不僅沒有下撥賑災物資,反而趁此機會大發國難財,甚至有不少中央軍在軍官的指示下開始販賣人口,更多的災民實在受不了了,開始四處逃難。

    可惜,雖然事實如此,但是,各地向國民中央的報告依然是高唱凱歌,校長根本沒料到,自己發放50000元用於直接受害區的“急賑”以及一周以後,政府又發放200萬元用於黃泛區持續性賑災的賑災款早已進了各路大官的腰包裏。

    比如我們來看看,當時的第一戰區長官部是這樣規定的:每人發遷移費10元,叫農民迅速搬家。

    鄭州的專員和縣長組織代表團到工地來慰問,並到掘口附近一些村莊發放款,每人發五元逃荒費,動員老百姓限兩天內一律遷出去。下午在大堤上即看到老百姓扶老攜幼大車小輛的向西逃難,一直延續到第三天上午才逃完。

    為什麽要把他們趕走,很簡單,這樣自己的轄區裏就不存在災民,感到他人的轄區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頭疼也是該這些轄區軍官頭疼的問題。

    災民被趕走之後,各地的軍官和巡查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賑災款,雖然看起來賑災款非常之多,但是這一期間的物資已經很難獲得,大部分都是軍隊囤積的物資,所以這些賑災款主要用於買一些女孩子、勞工什麽的,用做自己的享受了!

    如果您覺得《決對爭鋒》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0/4077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