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蹤諜影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豐匯毛紡(1/2)

    人總有一個惡習,好了傷疤忘了疼。

    1921年上海股票市場“信交風潮”,讓炒作之風達到了頂峰。

    當時,不要說一般市民,就連張靜江、委員長、陳果夫等革命黨也全身心投入其中。

    最終,在這次的風潮過後,上海資本市場僅證券、金業等6家交易所得以存活,昔日盛極一時的證券行業就此跌入低穀,公債市場則悄然崛起。

    上海證券市場的低迷一直持續到1939年,公債市場因抗戰爆發而一落千丈,而與之幾乎同步的是,股票市場卻在上海租界悄然複蘇。

    並且,即將步入繁榮階段。

    另一個畸形而瘋狂的股市正在形成。

    上海的證券交易所本來隻做公債票,但開戰後公債無人過問,跌得不像樣。

    於是,有四五十家大廠商股票上市,股票數額較大的是永安紗廠、新光內衣、美亞織綢三家,很多炒股的人都以這三家為標的。

    當然,孤島時期的上海證券市場得以突然複興與租界的特殊性有關,因為當時日軍懾於英美列強的壓力而未能進入租界,孤島雖孤,但安全相對還是有保障的。

    在此時期,租界裏的各大銀行、交易所仍舊照常營業,而隨著戰爭的擴大,淪陷區資本和後來的南洋、香港資本也相繼進入;

    加之中日套匯戰、法幣通脹加劇等因素,租界成為逃避日寇掠奪的最佳“避難所”,同時也為囤貨保值等投機活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從各地流入上海租界的遊資增加到50億元以上,在此洶湧資金推動下,長期被冷落的股票市場迎來了鹹魚翻身的天賜良機!

    豐匯毛紡廠。

    這是一家很小的毛紡廠,一共隻有二十四個工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叫任平德,本本分分的一個商人。

    像這樣的毛紡廠,開戰前每年扣除掉雜七雜八的稅收,各類開支之後,發不了財,但至少能讓全家過上小康日子。

    這就算是不錯的了。

    可是開戰後,各類原材料價格急漲,又麵臨著嚴重的市場競爭,日子瞬間便變得難過起來。

    任平德幾次動了賣掉工廠的腦筋,可一直沒有找到接手的人。

    一早上,工人代表便找到了任平德,他已經欠了工人們兩個月的薪水了,工人們也是人,一樣也要吃飯,養家糊口。

    任平德陪著笑臉,好說歹說才打發走了工人代表。

    可之後的日子怎麽過啊?

    “董事長,有客求見。”

    “哦,快請,快請。”

    任平德急忙說道。

    現在,客戶在他眼裏就是寶貝一般的存在。

    進來的,是一對年輕男女,女的個頭很高,看著比男人高了有小半個頭的樣子。

    一進來,雙方交換了名片。

    那名片上的頭像是“香港勒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祝燕凡”。

    “祝總經理,你好你好。”

    任平德熱情洋溢,倒了茶:“不知道有什麽地方可以為你效勞的?”

    祝燕凡雖然年輕,但一開口卻絲毫不講情麵:“任董事長,貴廠怕是無法經營下去了吧?”

    雖然說的是事實,可哪有人這麽直截了當說話的?

    任平德一臉尷尬:“不知道祝總經理是從哪裏得到的這個消息?鄙廠雖小,但運轉正常,雖然和那些大廠無法相比,但業務量和回款還是可以有保證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