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遼史

本紀第二十八(3/3)

    六月丁卯,遣奴哥等齎宋、夏、高麗書詔、表牒至金。霍六哥陷海北州,趣義州,軍帥回離保等擊敗之。通、祺、雙、遼四州之民八百餘戶降於金。

    秋七月,獵秋山。金複遣胡突袞來,免取質子及上京、興中府所屬州郡,裁減歲幣之數,「如能以兄事朕,冊用漢儀,可以如約」。

    八月庚午,遣奴哥、突迭使金,議冊禮。

    九月,突迭見留,遣奴哥還,謂之曰:「言如不從,勿複遣使。」

    閏月丙寅,遣奴哥複使金,而蕭寶、訛裏等十五人各率戶降於金。<八>

    冬十月,奴哥、突迭持金書來。龍化州張應古等四人率眾降金。

    十一月,副元帥蕭撻不也薨。

    十二月甲申,議定冊禮,遣奴哥使金。寧昌軍節度使劉宏以懿州戶三千降金。時山前諸路大饑,乾、顯、宜、錦、興中等路,鬥粟直數縑,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

    是年,放進士王等百三人。

    九年春正月,金遣烏林答讚謨持書來迎冊。

    二月,至鴛鴦濼。賊張撒八誘中京射糧軍,僭號,南麵軍帥餘睹擒撒八。

    三月丁未朔,遣知右夷離畢事蕭習泥烈等冊金主為東懷國皇帝。己酉,烏林答讚謨、奴哥等先以書報。

    夏五月,阻卜補疏隻等叛,執招討使耶律斡裏朵,都監蕭斜裏得死之。

    秋七月,獵南山。金複遣烏林答讚謨來,責冊文無「兄事」之語,不言「大金」而雲「東懷」,乃小邦懷其德之義;及冊文有「渠材」二字,語涉輕侮;若「遙芬多戩」等語,皆非善意,殊乖體式。如依前書所定,然後可從。楊詢卿、羅子韋率眾降金。

    八月,以趙王習泥烈為西京留守。

    九月,至西京。複遣習泥烈、楊立忠先持冊稿使金。<九>

    冬十月甲戌朔,耶律陳圖奴等二十餘人謀反,伏誅。是月,遣使送烏林答讚謨持書以還。

    十年春二月,幸鴛鴦濼。金複遣烏林答讚謨持書及冊文副本以來,仍責乞兵於高麗。

    三月己酉,民有群馬者,十取其一,給東路軍。庚申,以金人所定「大聖」二字,與先世稱號同,複遣習泥烈往議。金主怒,遂絕之。

    夏四月,獵胡土白山,聞金師再舉,耶律白斯不等選精兵三千以濟遼師。

    五月,金主親攻上京,克外郛,留守撻不也率眾出降。

    六月乙酉,以北府宰相蕭乙薛為上京留守、知鹽鐵內省兩司、東北統軍司事。

    秋,獵沙嶺。

    冬,複至西京。

    一:阿骨打遣賽剌複書賽剌,又見本年九月。屬國表並作塞剌。

    二:耶律張家奴至耶律章奴按耶律章奴即耶律張家奴,金史作張奴。紀事重複。

    三:耶律張家奴叛按此即上文九月乙巳耶律章奴反,奔上京,謀迎立魏國王淳事。以下章奴事重出不備舉。

    四:錦州刺史耶律術者按卷一○○本傳,左遷銀州刺史。錦州為節度,非刺史。

    五:副留守高清明按百官誌四及國誌一○並作高清臣。

    六:稱隆基元年按國誌一○,隆基作應順。

    七:女古皮室四部及渤海人皆降複下泰州按金史七六杲傳「杲以兵一萬攻泰州,下金山縣,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來降,遂克泰州。」

    八:蕭寶訛裏等十五人各率戶降於金按屬國表:「蕭寶、訛裏野、特末、霍石、韓慶和、王伯龍等各率眾歸於金。」金史二太祖紀亦作蕭寶、訛裏野。

    九:楊立忠使金按屬國表,楊立忠作楊近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