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遼史

本紀第二(3/4)

    十一月乙未朔,獲甘州回鶻都督畢離遏,因遣使諭其主烏母主可汗。射虎於烏剌邪裏山,抵霸室山。六百餘裏且行且獵,日有鮮食,軍士皆給。

    四年春正月壬寅,以捷報皇後、皇太子。

    二月丙寅,大元帥堯骨略項。丁卯,皇後遣康末怛問起居,進禦服、酒膳。乙亥,蕭阿古隻略燕、趙還,進牙旗兵仗。辛卯,堯骨獻項俘。

    三月丙申,饗軍於水精山。

    夏四月甲子,南攻小蕃,下之。皇後、皇太子迎謁於劄裏河。癸酉,回鶻烏母主可汗遣使貢謝。

    五月甲寅,清暑室韋北陘。

    秋九月癸巳,至自西征。

    冬十月丁卯,唐以滅梁來告,即遣使報聘。庚辰,日本國來貢。辛巳,高麗國來貢。

    十一月丁酉,幸安國寺,飯僧,赦京師囚,縱五坊鷹鶻。己酉,新羅國來貢。

    十二月乙亥,詔曰:「所謂兩事,一事已畢,惟渤海世讎未雪,豈宜安駐!」乃舉兵親征渤海大 。皇後、皇太子、大元帥堯骨皆從。

    閏月壬辰,祠木葉山。壬寅,以青牛白馬祭天地於烏山。己酉,次撒葛山,射鬼箭。丁巳,次商嶺,夜圍扶餘府。

    天顯元年春正月己未,白氣貫日。庚申,撥扶餘城,誅其守將。丙寅,命惕隱安端、前北府宰相蕭阿古隻等將萬騎為先鋒,遇 老相兵,破之。皇太子、大元帥堯骨、南府宰相蘇、北院夷離斜涅赤,南院夷離迭裏是夜圍忽汗城。己巳, 請降。庚午,駐軍於忽汗城南。辛未, 素服,稿索牽羊,率僚屬三百餘人出降。上優禮而釋之。甲戌,詔諭渤海郡縣。丙子,遣近侍康末怛等十三人入城索兵器,為邏卒所害。丁醜, 複叛,攻其城,破之。駕幸城中。 請罪馬前。詔以兵衛 及族屬以出。祭告天地。複還軍中。

    二月庚寅,安邊、頡、南海、定理等府及諸道節度、刺史來朝,慰勞遣之。以所獲器幣諸物賜將士。壬辰,以青牛白馬祭天地。大赦,改元天顯。以平渤海遣使報唐。甲午,複幸忽汗城,閱府庫物,賜從臣有差。以奚部長勃魯恩、王鬱自回鶻、新羅、吐蕃、項、室韋、沙陀、烏古等從征有功,優加賞賚。丙午,改渤海國為東丹,忽汗城為天福。冊皇太子倍為人皇王以主之。以皇弟迭剌為左大相,渤海老相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賢為左次相,耶律羽之為右次相。赦其國內殊死以下。丁未,高麗、貊、鐵驪、 來貢。

    三月戊午,遣夷離畢康默記、左仆射韓延徽攻長嶺府。甲子,祭天。丁卯,幸人皇王宮。己巳,安邊、頡、定理三府叛,遣安端討之。丁醜,三府平。壬午,安端獻俘,誅安邊府叛帥二人。癸未,宴東丹國僚佐,頒賜有差。甲申,幸天福城。乙酉,班師,以大 舉族行

    夏四月丁亥朔,次傘子山。辛卯,人皇王率東丹國僚屬辭。是月,唐養子李嗣源反,郭存謙弑其主存,<四>嗣源遂即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