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不甘

第一百一十五章(1/3)

    沒到這個時候,沈何朝就很有趕緊能恢複說話能力的衝動,這樣他就能開心愉快地告訴妹妹:

    “老頭兒就在旁邊耍猴戲呢!”

    小夕已經開始拍攝那個洋導演想要的東西了,工作學習也算順利,還有人能和她“切磋”廚藝。

    這麽一想,好像也不用擔心了。

    板凳樂嗬嗬地端著涼菜盆子往外走,雖然天已經涼了,但是東北那種大西瓜還在源源不斷地販賣到這裏,店裏的一群小夥子今天看見店門口有人在賣大黑花的西瓜,一人抱了一個回來,瓜肉用勺子一個球一個球的挖出來,剩下的瓜皮裴板凳舍不得直接扔了,幹脆收集起來做成了涼菜。

    西瓜皮上幾乎一點瓜瓤都沒有了,白種泛綠的顏色外麵是濃淡相間的翠衣外皮。

    裴板凳把西瓜的外皮去了,隻剩下那點可吃可不吃的部分,切成小細條的樣式,在西瓜皮裏麵拌入鹽和糖,醃漬幾個小時之後用手反複地揉捏去除掉其中自然含有的水分,同時也力圖用鹽和糖去掉瓜皮本身的澀味再在其中滲入其他的味道。

    紅油是自製的,裴板凳學來的熬油手藝全是偷學的,有些地方沒有人講解他也就一直沒放在心上。

    說來奇怪,小師姐說起川菜裏的紅油熬製竟然頗有見地,幾種強調不同香氣的材料和火候的搭配讓裴板凳覺得新世界的大門都向他打開了好多次。

    今天他準備用的紅油就是他在受了小師姐的指點之後自己動手熬的。

    魯地少用菜籽油,他用的是花生油,與菜籽油相比,花生油香度有餘濃烈不足,另一方麵因為沸點遠不如菜籽油高,所以用花生油熬製辣油的時候總是有人覺得油的味道辣味偏淡不夠厚重,為了彌補這一點,裴板凳就先炒了辣椒。

    辣椒用的是晾曬之後的本地紅辣椒,用手指捏開,能看見金黃色幹癟癟的種子,這樣的辣椒要在幹幹的鍋裏不停地翻出辣味,把所有的味道都用火催逼出來,同時要掌控好時間和火力,一旦超過了某個標準,辣椒就會有一種苦味,這種不適宜的味道能讓整道菜都失去了原有的味覺特點。

    辣椒炒好了,裴板凳自己拎著滾油一點點地倒進去,在依然是使用小火候的慢煨之下,他們能夠確保紅油辣味的基調是怎麽也不可能再被衝擊和改變的了。

    鹽、糖、香油按照一定的的比例混合,再加上醬油和醋,讓一碗調味汁的味道變得豐富又家常。

    被去掉了水分的西瓜條變得柔軟纖長,把它與青紅椒絲混合,撒上白色的芝麻,然後倒入調味汁,為了迎合魯地人們吃涼拌菜口味的習慣,他還在上麵拌入了蒜蓉。

    調味汁澆在一盆的西瓜皮的細條守喪,紅紅綠綠還有白色的點綴,讓這道原材料沒有什麽附加值的西瓜片變成了又一道開胃敗火的小菜。裴板凳把這盆涼菜搬出來就是跟他師兄顯擺的,結果對方根本就無視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