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第三回 楊起隆廟前憶舊事 高士奇韓府醫沉屙(2/5)

    “多謝福晉。”金和尚欠身回禮,端起奶茶,雖覺腥膻,還是一氣喝幹了,清清嗓子說道,“和大汗談的不少了,大汗不肯冒險,這是沒法子的事。我不過是為了報君父之仇來此。我自己早就不想當皇上了。昨日大汗說給我錢,說句孟浪的話,鄙人並不缺銀子。既然如此,明日我就啟程回去了。”

    葛爾丹笑道:“三太子,我雖是你們說的夷狄之人,其實我是極愛漢學的。漢人有話說‘欲速則不達’,我揣摩著和‘過猶不及’是一回事——何必性急呢?在我這裏住下,慢慢商量。”

    “慢慢商量?”紮哈羅夫雙手一攤,聳肩笑道,“你們東方字典裏沒有‘偉大’這個詞。但我要說,中國現在這個年輕的皇帝倒真是個偉大人物。他輕而易舉地就擒拿了鼇拜公爵;目前又將平息吳三桂王爺的叛亂,戰火未息,便又準備向台灣進軍。我敢肯定,他已經在打你的主意!如此拖延下去,將來是他進攻您,而不是您去打他!”他說得又快又重,嗓音中帶著刺耳的嘶嘶聲,大廳上幾個人禁不住打了個寒顫。金和尚合掌說道:“足下未免對中國的事過於操心了吧?大汗,目下您既然不肯東下,聽說又修表和康熙稱臣求和,我在這裏實在已無用處,明日我必得啟程回去了。”

    葛爾丹和金和尚相處數日,很欣賞他的漢學,進兵中原是他的宗旨,帳下也真需要有這樣一個向導。聽金和尚這樣說,葛爾丹陰鷙地笑笑,說道:“三太子,我真的是拿你當莫逆之交看的。你講的‘遠交近攻’道理雖很深奧,但很實用,我很願意留下你。我們蒙古有的是金子、名馬和美人——我的女兒鍾小珍素來喜歡漢人,起的名字就是漢名,三太子要不嫌棄,你們何不結為伉儷?”說完,便審視金和尚的臉色。

    正說著,葛爾丹的女兒小珍從後廳旋風般衝出來,大聲說道:“我不願!我雖然傾慕大漢,因為我們自古就是一家。我不喜歡你們這些白臉人來挑撥!我和小穆薩爾早已訂過親,憑什麽叫我嫁這個和尚?”說著,眼中已是飽含淚水,冷冷瞥一眼福晉,衝著裏邊喊道:“**,帶上你的馬頭琴,跟我到牧場去!”

    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穿著蒙古長袍出來,略有點遲緩地向葛爾丹和福晉行了個禮,說道:“王爺,郡主叫我去呢!”“你不要隻是跟著小珍學漢字,”福晉一旁坐著,因見小珍沒理會自己,心裏不高興,剔著眉毛申斥**道,“也得管著她懂點規矩!她母親死了,我現是福晉,連個見麵禮都沒有!”葛爾丹知她們母女一向不和,心裏煩亂,擺著手道:“去吧,去吧!”

    “王爺、福晉的美意,我心領了。”金和尚欠身說道,“我已是兩世為人,早已無心娶妻。滅國之恨、君父之仇不雪,我活不下去。聽王爺的意思,要強留我,我是難以從命的!”說著,從火盆裏抽出燒得通紅的火箸,像擎著一枝火紅的樹枝,眼中放出仇恨的光芒,若無其事地掂了掂火箸,照自己的臉頰便烙了下去,一串白煙絲絲升起,人肉焦糊味立時充滿了大廳。大廳裏頓時一片死寂,紮哈羅夫、葛爾丹驚得麵色慘白,福晉合掌念了一聲“佛爺”,竟昏了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