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七零五章 背刺(1)(1/3)

    最近這段時光,是沈光林穿越以來最開心的日子。

    甚至他都已經想好老了以後怎麽跟孫子吹噓自己這段牛逼的時光了。

    而且,為了表示自己敬業,他放著實驗室茫茫多的工作不去做,還給本科生們去上課了的,一節課都沒落下。

    珍惜這段為數不多的好時光吧。

    以後,再給你們上課的, 就不再是沈教授了,那是沈委員了。

    學部委員能夠給本科生上課,這是多高尚的情懷才能做到啊?

    現在的新生正在進行軍訓。

    今年是新生軍訓全麵推廣的第二年,沈光林雖然不帶新生班了,但還是對參加軍訓的同學們進行了慰問。

    無他,沈某人心情好啊。

    大家軍訓辛苦了,晚上吃個西瓜解解暑吧。

    這也是大家這輩子以來吃過最甜的西瓜, 能夠記得很久了。

    現在的大學軍訓還是為期一個月的嚴格訓練,會從9月1號一直持續訓練到國慶節。

    等再過幾年,大學軍訓就實行另一種方式了,大約是從1990年開始,軍訓要訓一整年呢,四年製的大學以後也會變成五年製的了。

    之所以執行如此嚴格的軍訓製度,也是為了大家好。

    這個社會上,一直都有一種好叫做我是為你好,也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很冷。

    在沈光林還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有人在做為沈光林好的事情了。

    就在沈光林躊躇滿誌的以為自己備選學部委員一切無虞的時候,他實驗室的研究員,竇偉先生的父親老竇同誌找他有事,請他務必前往。

    好久沒見這個臭老頭了呢,最近他忙啥呢?

    還能忙啥,忙著在家帶孩子唄。

    竇偉現在已經不是單身了呢, 他結婚了的,而且已經有了孩子。

    竇偉在沈光林實驗室已經算是元老級別的人物了, 現在掌管生物組的人事和培訓工作, 已經不在科研第一線繼續奮戰了。

    說起來, 科研真的是要看天賦的, 竇偉和他同學老孔的天賦都不算太夠。

    至少,和沈光林實驗室的那些天才學生想比,他們的天賦並不突出。

    既然如此,索性他們就不負責具體的科研工作了,轉身做起了教育和培訓的工作,也挺好的。

    在一家實驗室,如果‘傳幫帶’工作做的好了,有時候比出成果更重要呢。

    這也是很多博士生死活都不能畢業的原因。

    在京城大學,最不缺乏的就是天才和有天賦的學生。

    相反,他們缺乏的是有個好老師和有個好的學習環境。

    在沈光林的實驗室裏,這一切條件都是具備的,真的算是上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了。

    無論哪個年代,京城大學的學生們好學,都是出了名的。

    他們比你們聰明,還比你們努力,要說他們不成功,誰才成功能。

    而且, 為了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和實驗機會,沈光林實驗室幾乎成了實習生的培養基地了。

    並且,他們一個實驗室的閱覽室,竟然比一般大學的圖書館花費的錢還要多呢。

    不為別的,就為了給學生們一個接觸世界前沿科技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