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六九四 偶遇(2)(1/3)

    王竹是京城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的高材生,畢業之後去了世界最繁華的地方去留學。

    沒錯,他留學的地方就是紐約的曼哈頓,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

    這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從一個高峰走向了另一個高峰。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畢業之後的方向十有八九就是留在華爾街了。

    這裏雖然充滿了荊棘,但對高智商的人才還是很友好的, 機會不少。

    然而,先苦後甜是一定的。

    這個年代華夏的留學生,要想不去勤工儉學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們大都是公費留學,但國家支持的資金大都是剛好夠學費用,甚至連一些課外活動的繳費都不夠,更不用說生活費和其他開支了。

    如果留學生沒有獲得大學的獎學金,單純依靠國家幫扶資金, 這學是沒那麽容易留的。

    所以, 要想在花旗國很好的生存下去,不勤工儉學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當然,到了沈光林的那個時代,華夏的留學生幾乎不再會去勤工儉學了。

    要是沒錢怎麽辦?

    沒錢?沒錢留什麽學啊。

    沈光林讀MIT的時候還算是比較節約的,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加起來都要100多萬了。

    而且,沈光林讀書的時候都沒買跑車,他的跑車是疫情之後在國內買的。

    後世花旗國的大學校園裏,如果看到跑車出沒,那十有八九是華夏人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裏,如果校園裏看到有豪車,那十有八九是扶桑人的。

    這是一個輪回。

    現在, 扶桑人叫嚷著要買下全世界呢, 距離經濟泡沫破產,大約就剩下一口氣了。

    不過,這一切離他王竹是很遙遠的。

    王竹什麽都沒想, 隻想好好留學,好好畢業,找份好工作,趕緊還上欠國家的錢。

    當然,作為留學生群體的一員,勤工儉學去刷盤子,這是一個常見的套路。

    而且,西餐廳的盤子不夠多,也不夠油,因此競爭也激烈。

    真想長久的打工,大約也隻有中餐廳的盤子才是刷不完的。

    還好,王竹自己有一技之長,他會做飯炒菜。

    這是真的。

    王竹的父親是國營大飯店的大廚,師承名家,是知名的川菜師傅。

    所以,王竹從小就會切墩,顛勺,炒菜。

    也正是這個技能,讓他在中餐廳裏站穩了腳跟。

    後來,時間長了,他還成了兼職大廚呢,甚至把原有的大廚都給擠走了。

    不是他厲害,是老板小氣。

    這家中餐廳是姓李的一家人開的,說是同胞,但為人是極為苛刻的。

    據說,這個李家原本還是軍閥出身,在紐約有不少產業,這個飯店是李家女兒自己的資產。

    這位李姓老板娘今年四十多歲,原本長相是不錯的,但上了年齡就會出現這個年齡階段該有的衰老,再加上日夜操勞,嘴下不留情,更顯人尖刻。

    然而,這家中餐廳生意卻是不錯的,因此留學生過來打工的也多。

    鐵打的中餐廳,留水的留學生。

    同是天涯淪落人,王竹在這家讓人並不開心的中餐廳裏卻遇到了讓他開心的事。

    因為,他遇到了自己一見鍾情的夢中情人,來自湘南的姑娘湘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