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五六六章 工作(1)(1/2)

    麗思卡爾頓度假山莊酒店,風景秀美,收費昂貴。

    即使是在洛杉磯,沈光林還是又選擇了這家酒店。

    沈光林就是這樣,他投訴了萬豪兩次,但是仍然會選擇跟它同屬一家公司的麗思卡爾頓。

    如果他們酒店集團有內網,裏麵肯定標明了:這個貨是個事精。

    說起來,他們酒店從來沒有招待過這麽多華人呢,這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

    當然,亞裔的聚會團體他們還是見識過的,比如,扶桑人的團體入住情況就十分常見。

    這個年代扶桑人已經有錢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

    無論在花旗國還是在歐洲,到處都留下了歐巴桑們瘋狂購物的身影,一如幾十年之後的華夏大媽。

    而華夏人能夠自由入住萬豪這一類的酒店,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財富的沉澱。

    現在,大家能夠入住這麽豪華的酒店,全賴長城集團的讚助,全是沈教授的麵子和功勞。

    在一場大型聚會活動中,活動組織的成功與否,演講者演講的內容固然重要,做演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因為做演講的那個人是沈光林,大家這才耐下性子願意認真的聽一聽。

    不過,沈光林在會上卻也沒講太多別的說教,他隻是說了:大家是校友,是同學,我是師長更是朋友,到了外麵,咱們更要團結,要互助。

    這跟熟悉他的人對他過往的印象可就不太一樣了。

    大約,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讀書的時候,學生總是有些怕老師的。

    對於老師的諄諄教誨,雖然未必苟同,卻也不敢反駁。

    真的畢業了,或者畢業多年了,重回頭這才發現,原來老師和以往認為的那個人還是有不同的呀。

    某日午夜,拘留所。

    “老師,您怎麽也進來了?”

    “PC被抓。”

    ……

    今天來的人都是熟悉沈光林的學生,至少也是聽過他講課的同學,大家都是校友,濫竽充數是過不了初審那一關的,不是自家人,進不來自家門。

    所以,這次聚會還是帶有門檻的,能夠來的人,都帶有一份榮耀和特殊的紐帶關係。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裏,沈教授雖然“年輕有為”,但他是一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動輒國外特別差,在國內混才有未來。

    因此,大家的印象裏,他應該是一個反對同學們到國外留學的人。

    現在,大家卻沒有聽從沈老師的教誨,出來了,不知道沈老師會怎麽想。

    國外確實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麽美好,甚至比沈老師當初說的還要惡劣。

    不過,關於國內的美好未來,大家也沒有真的看到啊。

    所以這才迷茫。

    現在,大家對於沈光林的感情,處在既尊敬又害怕的階段。

    這些人到了花旗國,有時候明知道沈教授也在花旗國呢,他們還是不太敢找他,就是怕沈光林繼續批評他們。

    其實他們這是想多了。

    沈光林從來都沒反對學生們留學,他隻是反對那種非得說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從而無底線貶低國內的人。

    在今天的演講中,沈光林講了一個很現實且跟大家未來相關的話題,那就是環境和機遇。

    機遇究竟存在於哪裏?

    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存在於經濟和軍事都無比發達的花旗國。

    但是,沈光林不這樣認為。

    在沈光林的觀點裏,機遇存在於華夏。

    為什麽?

    原因也很簡單。

    華夏有著無窮巨大的潛力市場。

    穀  而且依照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花旗國正在去工業化,而能夠承接工業化的又是那個國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