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五一一章 廉租房(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如今,沈光林就幹了一件讓一部分人心情愉悅,但是大部分人心情不愉悅的事。

    京城大學要建房子了!

    這是大家得到的並不太確定的消息。

    據說是沈光林教授幫助京大聯係的,由長城集團出資,給大家建設住宅用房。

    畢竟是京城大學的同事,很多人找到正在上課的沈光林打問:“這是真的嗎,不用咱們單位出錢?你們已經拿到建房許可了?”

    沈光林笑著說道,“是的。”

    現在的京城大學也沒錢啊,真要是有錢,一般也是不會用到這個方麵的,他們也要照顧輿論,但是長城集團不用。

    其實大學城附近很荒涼的,無論京城大學,五道口技校還是人大,周圍都有不少荒地。

    從京城火車站坐公交車到京大,沿途還會經過不少農田。到了九十年代依然是這樣。

    既然京城還有這麽多未開發的土地,沈光林就隨便選了一塊,靠近五道口的就蠻好,真的準備給京城大學建房用了。

    這是獨屬於沈光林的863計劃,他決定要給100所學校建設100個生活社區,京城大學是其中試點之一,這是京城的第一個,全國的第二個。

    現在,國內房地產的元年都還沒到來呢,京城缺少的也不是土地,而是建房指標和建房的錢財。

    既然長城集團願意出錢,那建房指標的事情也是簡單,京城大學想要申請指標,還不是一句話的事麽。

    雙方很快就簽署了協議,等新社區建好之後,房子的產權是長城集團的,但是低價租給京城大學的師生們,至於周圍開發的商鋪,商場,還有其他營業場所全是屬於長城集團的。

    這是由學校帶動的商業綜合體,長城集團也說了,他們的目的是改善全國大學的教師居住環境,還是要有一些可持續性,如果沒有盈利的預期在裏麵,多大的財力都堅持不住。

    在後世,這種形式業已不具備成形的條件了,但是現在才是1986年,距離房產爆發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建立這樣的城市綜合體,應該是可行的。

    有學校出麵協調,建房指標和土地很快就批下來了。

    理由也很充分,京城大學的教師居住條件,已經有好些年沒有改善了。

    這些年,陸續有一些海外或者香江慈善人士到京城大學捐款,可他們捐的大都是教學樓,隻有長城集團例外,他們關注到了民生,關注到了師生們的實際需求。

    他們並不是簡單的捐款建房,他們還給這項工程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廉租房”。

    長城集團就有法務,有律師,雙方的協議和合同在一開始就非常明確:建房手續和批地手續京城大學負責,但是土地拆遷安置費用,建設費用,全部是長城集團負責。

    產權一定得是公司的,這點不能變。不然,等將來京城房價像坐了火箭一樣升天的時候,產權不明晰,一些人是會過來鬧騰的。

    這是慈善,但又不完全是。

    京城大學的住房改造工程一期就拿了1000多畝土地,這已經能夠建起不錯的建築群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