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四三七章 萬元戶(1/3)

    現在雖然還是盛夏,到時間已經進入到了1985年的下半年。

    這幾年,國內的經濟快速發展,對外貿易也異常火熱。

    可是,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麵臨著另外一個問題,通貨急劇膨脹,生產物資非常短缺。

    價格雙規,倒賣批條的人就不說了,有時候,有錢,有人脈,但是買不到物資也是沒有辦法。

    其中,化工產品尤其是乙烯製品的短缺更是另人發指。

    到目前為止,國內的石油煉化產業不說還在起步階段,但規模和技術都不算強大。

    真正強大的還是國外的一些石油化工公司,甚至就包括彎彎的台塑。

    沈光林企業的很多初級工業品都是通過香江轉口從彎彎進口過來的。

    沒辦法,人家產品價格低,質量好,不買都對不起經濟規律。

    如果,這位號稱經營之神的王老頭不是晃點了太宗,估計就沒有什麽中石化的事情了。

    當然,現在還沒有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巨無霸企業呢,現在還在實行的還是油田自主經營製。

    比如大慶係企業,比如勝利係,比如中原係,他們一切都是各自為政的,從采油到煉化,再到加工,一條龍服務。

    現在,我們國家生產的石油大多數並不是拿來煉化做成工業產品的,而是用來出口換取外匯的。

    與後世華夏是石油進口國不同,1985年的華夏,石油出口占到非常不少的出口份額,甚至在所有的出口總額占比中超過了1/4。

    可以說,在1993年之前,我們一直都是石油出口遠大於進口的,大約從1993年開始,我們才完成了石油進口對出口的反超。

    說來也是神奇,即使到了我們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以後,我們依然還是一個不小的石油出口國,而且出口的量真的不少呢,價格也遠低於進口價格。

    當然,這種事情也有各種理由可以去解釋,沈光林也並不想弄明白其中的緣由,他隻知道,從各種渠道反饋來的消息可以得知,現在他公司需要的各類化工產品嚴重不足了。

    如果他不是有外匯,估計很多原材料的供應都要被卡住了。

    雖然如此,沈光林仍然沒有打算花錢投資去建設一個這樣的企業,太難了,交通,運輸,港口,碼頭,這不是一家公司單打獨鬥就能成事的。

    當然,在遊船上聊這些話題有些不合時宜,而且張成是一個搞科研的,多關注科研就好了,生產製造國計民生不是你該操心的事,還是多聊些風月吧,至少,也應當是聊一聊風景嘛。

    他們現在正在乘船沿著漓江順流而下,到陽朔還需要四個小時,沒必要把大好的時間浪費在聊工作上。

    沈光林把張成給趕上了甲板,自己也走到李蓉身邊,也不管周圍人的眼光,直接攬住了她的腰。

    李蓉給了沈某人一個白眼,還是很配合的喂他一個葡萄,也喂了其他人一嘴狗糧。

    沈光林這是給其他人做了一個如何行為親密的示範。

    其他人確實也很想這麽幹呢,可是,缺少一些契機啊。

    摟腰誰都想,就怕人家女孩子不同意啊。

    甚至,一些女孩子看到秀恩愛的沈光林二人,憤憤不平的寧可把目光投向江上的漁夫也不願意去看身邊的舔狗們。

    江上確實有不少漁夫,他們養了不少鸕鶿,鸕鶿們不是用來吃的,是用它們來抓魚的。

    在這個年代,用鸕鶿來捉魚並不是一個表演項目,而是真的為了維持生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