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二六六章 足球烯(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沈光林可是讚助過華夏足球隊的。

    他“熱愛”這個。

    等到世界杯開幕的時候,他就可以講了:雖然國家隊沒有取得好成績,但他相信這隻是開始,因為這帶給了他靈感和福報。

    苯環的發現人家都可以說自己是做夢夢到了蛇咬自己尾巴,沈光林也可以說因為足球承載了他太多的愛,因此把碳分子結構想象成了足球的形狀。

    然後理論計算了一下,完美!

    其實,在1982年的今天,足球烯已經被人“看”到過了,隻是看到的人並不了解這是個什麽東西而已。

    畢竟,足球烯是立體結構的,從平麵上確實看不出什麽端倪,隻有倒推才能得出結論。

    早在1980年,扶桑科學家飯島澄男在分析碳膜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圖時就發現了一種同心圓的結構,這種圖像看起來很像是切開的洋蔥,他卻並沒有在意,其實這就是C60的第一個電子顯微鏡圖。

    飯島澄男這貨也是很悲劇的,一生科研成果無數,常年陪跑諾貝爾,從未獲獎。

    很多人認為:199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與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都應該頒發給他的,但都沒給,實在可惜了。

    沈光林現在還不認識這位對華夏非常友好的飯島澄男,但是他已經決定把足球烯給“發現”出來了。

    曼斯坦因的實驗室裏就有透射電子顯微鏡,這就很好。

    沈光林很喜歡。

    自從看到這個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時候,沈光林當時就想了很多。

    因為,可以通過它來發現太多東西了,光是碳原子一族的就有好幾種:足球烯,奈米碳管,石墨烯。

    這一個一個的都是諾貝爾級別的成果。

    不過,現階段,這台透射電子顯微鏡卻是很搶手的,實驗室裏的很多人做實驗都要用到它。

    沈光林經常用它來做課外活動,大家嘴上不說,心裏還是有意見的。

    看看沈光林幹了啥,一會兒觀察金剛石,一會兒觀察石墨,一會兒觀察碳黑,還從壁爐裏取煙灰出來觀察。

    這可就跟當前研究的重點嗜鹽菌和ATP沒有一點關係了。

    但誰讓他是實驗室負責人呢,曼斯坦因不管他,誰還管他。

    直到,國內來的吳曉雲都看不下去了,她委婉的建議:“沈老師,您這是拿透射電子顯微鏡當玩具了嗎,怎麽什麽東西都用它來看呀,大家有時候也想用的,但是不太好說,讓我轉述一下。”

    “哦,你們用,你們用,我再買一台就是了。”

    有錢就是有點小任性。

    沈光林自己花錢重新買了一台最新款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準備先放在曼斯坦因的實驗室裏用用,等回國的時候再帶回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